第八十一章 虎视眈眈(第1页)

田诺在山海关终于有确切消息传回,在对外扩张上,皇太极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刚刚迎来他即汗位后的第一年,就派大贝勒阿敏、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统大军征朝鲜,在朝鲜土地上点燃了两国的战火。他提出此战,一征朝鲜,二讨毛文龙,说是“两图之”。朝鲜责问后金无故兴兵,遭到阿敏的反驳,并列了朝鲜不遣使吊努尔哈赤之死等七大罪状。

在后金兵的武力进攻之下,朝鲜国王李倧弃京城,带着妻子逃到了江华岛,派其弟原昌君与后金讲和,订立了“江都之盟”。后金与朝鲜结为兄弟之国,大掠三日而返。后金从这次胜利中,打破了朝鲜与明朝的同盟关系,缓和了它今后出兵可能出现的后顾之忧,又从纳贡和开市中获得了一定的物资利益。

而孱弱的李朝政府居然宣布我大明统治,从此不再向我大明称臣纳贡。可恶啊,这个三姓家奴,一点骨气也没?那天日本打过去,估计他还得和皇太极断交。哎,这狗也看主人,主人落魄就要换,想想也不完全怪他们,皇太极都打到家门口了,大明朝又暂时无力插手,那他不投靠皇太极难道等着灭国啊。

然而由于袁崇焕的存在,加上朱显波及以前的皇上不断向东北边关,努尔哈赤是在宁远吃了败仗不久死去的,皇太极即位时,皇太极一上台就曾致函宁远巡抚袁崇焕,表示希望“彼此和好”。袁崇焕绝不示弱,回信提出,既然希望和好,就应说明后金如何从占领的辽东地区退出。实际上双方都没有多大诚意讲和,后金想争取时间用兵朝鲜,明朝则时时不忘恢复一统天下。

后金有一名汉人生员岳起鸾,力主与明朝议和,说不议和,人民就会逃亡殆尽,若和好,就应速行放还汉人,或归其绅士。他的奏疏上达以后,皇太极就把他杀了。我们也并非坐等后金退兵,而是一边要地,一边修筑塔山、大小凌河城及锦州城,加紧备战。而徐光启等人铸造的火炮,朱显波源源不断的送往东北边关。

继征朝鲜之后,皇太极亲率大军征明。这时大明的忠臣袁崇焕正在实施“恢复之计”,即“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他修城屯田,以屯养战,以“守为正著,战为奇著”。他总结交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筑起了一道宁锦防线。皇太极想及早发动进攻,旨在使袁氏的防御体系付诸东流。他一上去就是四面合围。后金兵先打外围,企图迫使锦州城内的明军不战而降。但是平辽总兵赵率教和副将左辅、朱梅等坚守不屈。

皇太极下令攻城,整整打了一天,自己伤亡惨重,城却屹立未动。继续又攻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