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个清晨,潍坊东北郊的王营镇,阴雨绵绵,雾气迷离,能见度极差,雨水不大,但是却把天空与大地连成了一片。
这样的下雨天,一般乡亲是不出门的,农活暂停,家里歇歇,总共没几件衣服,被雨淋湿了,不划算。
七点多钟,一架涂装者醒目“太阳旗”的日军飞机,在飞到这里的上空时,不知啥原因,在云雾中扭起屁股,抽筋一样折腾。
之后,又像醉汉一样,在空中反复打转,最终感觉像不胜酒力一般,一番挣扎后,一头扎进了张公山南侧的一条小河里。
根据地的老乡多么机智。
被小鬼子蹂躏已久的老乡多么敏感。
眼下还算好了,小鬼子呆在城市里,大扫荡半年玩一次,去年前年,那是隔三岔五的,更早时候,小鬼子动辄还开飞机出来轰炸,那种低空飞行的声音,那种炸弹呼啸后猛烈开花震动大地的声音,老乡们别提多怕。
这会儿,早就有人看见这家小鬼子的飞机不对头,在空中抽筋,抓狂着,不一会,远远瞥见它一头栽了下来,那个开心的。
“东洋小鬼子的飞机掉在小河浜里了。”
“快去捉鬼子啊!”
几位乡亲一边欢呼着,一边一溜烟,跑到村里,找到了民兵队长。
王队长一听,这个乐得,拿起步枪,就出门,转身一想,不妥,万一小鬼子有大家伙呢。
他响锣一敲,这玩意,遇到紧急情况,很灵,传得远,听得清。没几分钟,离他家不远的两个民兵,许大嘴和李小二,急急赶了过来。
这两人没枪,在家里抄了一个木棒,听王队长一说,两个人撒腿跟着就往西面小河边跑。许大嘴个子大,饭量大,可人不傻,脑子一动,转身跑回家,往怀里揣了一颗土制的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与部队生产的有些不同,制作简易,使用方便,当然,威力小了点。
当他们三人飞奔着来到小河边时,果然看到一架飞机大半身埋进了河水里,飞机机头还在吱吱冒烟。
一个小鬼子的尸体趴在靠岸的淤泥里,看样子已经呜呼哀哉,为天皇尽忠了。
剩下的一个小鬼子,正从被摔得千疮百孔的机舱里往外爬,看上去年纪很轻,长着一副娃娃脸,估计也就二十岁不到,只见他摔得鼻青脸肿,脸上被划出了多处伤口,飞行服也被撕烂,就差露出屁股了。
看见远远跑来的几个人,还有人拿着杆步枪,这飞行员使出吃奶的力气,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