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新政府的筹备会议,乘车到家,已经零点出头
只有一个感觉,累。
最近,新政府筹备进入最后阶段千,军管会成员白天都忙,只有晚上,才有大段的时间,大家坐到一起商议大事。
军管会内部的两派,到了此刻,显得各位明显。
顾清明为首的地方派,这是临江解放之前一批地下工作者为骨干的本土干部,他们在临江工作时间长,资格老,一定程度上,与本地百姓有着天然的纽带联系。
一段时间,顾清明的呼声很高。
一批拥趸者,一批老部下,都希他能更上一层楼,为此往办公室和家里跑的人非常之多。
对于此刻的临江而言,一旦结束军管,成立市委和市政府,最高的一个位置,自然是市委书记。
根据党内惯例,党委统领一切,政府只是在市委领导下带领各机构部门开展自己的工作。
市委书记,对于一个百业待兴的城市而言,那是最高决策者,对于领导班子而言,那是班长,是民主集中制下的最后拍板。
而一个不是帮派的帮派,则是军事派。
这些人,其实并没派,所谓的帮派只是相对身份、经历而言。
李作人,作为解放临江的解放军军长,兼任军管会主任,这是上级指令,一旦军管结束,他将回到部队,继续他的军事生涯,临江只是他曾经战斗过的一个地方而已。
乔向文等大批南下干部,则有所不同。
他们从东北二来,接受过专门的集训,离开部队南下的目的,就是接管城市,建设城市,他和他的南下三大队一千名队员,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城市的命运深深融合在了一起。
虽然依旧穿着军装,但是,干的都是地方的活,都是事关这座城市未来的苦活难活。
顾清明频频去省里汇报工作,带队去其他城市学习取经,和省里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打得火热。
乔向文忙于破案,重振临江经济,殚精竭虑。
军管会上,不管你参不参与,但实际上,人家已经把你当成对手了。
李作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星竹睡得模模糊糊的。
装着心思,听见开门的声音,一骨碌,下床。
“二哥,会开得这么晚啊,肚子饿了吧,你等一等,我给你热热菜。”
一身淡绿色的睡衣,长发匆忙扎了辫子。
一转身,去了厨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