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东南亚问题(第1页)

第1161章东南亚问题

老挝又名寮国。万象,寮国之邦等,英语的读音和中文实在很难联系在一起,台译为“永珍”,因为这个单词里所有的“i”居然都发“j”的音,在老挝语中是“檀木之堡”的意思。老挝,台译又称寮国,舌头抵着上颚形成一个圆润的圈。这片土地上,公元1353年由法昂王朝建立澜沧王国,18世纪初叶分裂成为琅勃拉邦、万象、川圹、占巴色四个王国,19世纪起渐渐被暹罗统治,其后又两次沦为法殖地。这是一个神秘悠久的古国,也是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柬埔寨在1863年也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老挝和柬埔寨在安南的影响下,他们借助了当地游击队的力量,也一起向法国人发起发起了斗争,很快地这两个国家也一起宣布独立,不再接受法国人的保护了,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彻底的失去了东南亚的殖民地,

而泰国的情况则和他们几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

泰国于1238年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

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9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

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两国签订了一个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李振华强势崛起,游击队也随后在泰国成立。但是一直也没有对他们的大城市发动进攻,一直到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