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板毕竟是个生意人,生意人自然是懂得投入与产出的比率问题。
更何况只要不是白痴加脑残那类高人,听到周扬这番话都会有所心动——大不了再坐几分钟,就算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最多也不过是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所以张老板自然是坐了下来,想要听听周扬究竟能够说些什么。
“周先生说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张老板将信将疑地说,“说实话,我以前深信这个而且也遇到了很多术士高人,他们或者是观相、或是摸骨,或者是排八字、或者是奇门遁的,确实说得也很准,但都没有什么用——因为过去的事他说得再准也毫无意义,反正是已经发生了;未来的事儿不管是好是坏,又没有办法改变。他们说这都是定数,是不能改变的。”
“我首先要告诉张老板一点,那就是所谓的定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定数这个词儿用函数来形容更为合适些。因为有些东西不能改变,但也有很多地方确实是可以改变的!”周扬一本正经地说,“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从生到死一切皆是定数不可改变,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世俗之人就没有了奋斗的意义;空门中人也就没有了修行的必要,反正都是定数嘛!”
“按理说,你说的这些也是有些道理的,”张老板犹豫了一下,“古人曾经说过行善积德、福荫子孙;可是又有说法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你说这事儿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啊?”
“哈哈,关于这个问题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纯是无稽之谈外加胡说八道!”周扬郑重地说,“如果那样的话,佛道中人修行积德、劝人为善,那也是有心之举:历代善人居士修桥铺路也是为了与人方便、自己积德,亦是有心为善。难道这一切对自己的善行功德就没有任何好处吗?反过来说,现在的过失杀人罪却是无心为恶,并不是故意要将人杀死的,难道他们就不用承担责任了吗?”。
周扬接下来又给张老板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救人于水火的见义勇为和慈善家的捐款捐物,他们确实都是有心去帮助别人的;一些损人利己的家伙,有时候只是想着自己方便并无刻意害人之心,但他一样给别人造成伤害损是.
“对啊,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张老板也是恍然大悟似的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个世就不用劝人为善了,社会也没有必要宣传做好人好事了,开车也不用小心谨慎了,反正是有心做好人好事也没有什么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