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玉津园奏对的同时,苏家人终于在陈家兄弟的陪伴下,回到了汴梁城
“汴京城,别来无恙”望着熙熙攘攘、人潮如流,市肆繁华、欢门如林的汴京城,苏轼激动的站了起来
后面车上的女人们,都是第一次进京,尽管已经从男人们的口中,也在自己的心里,无数次描绘过帝京的繁华胜景她们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人世间怎会有如此繁华美丽的城市?这就是我们即将生活的地方么?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苏洵却闭目摇头,喟然自语道:“三年不见京都,御街变了,习俗变了,民情也变得陌生了……”
无论如何,他们都结束了两个月的跋山涉水,抵达了最终的目的地
陈恪为苏家置办的宅子,位于北城的富人区,靠近金水门,远离开繁乱的街道,距离皇宫也不远这里原是一位尚书的旧居,那位尚书乃苏州人,好治园子,把这一处宅院弄成了江南园林
大院占地约略有四亩之多,分前后院,后院为眷属住所,前院为宴饮会友之地开前后两院的,是一个将近两亩的花园假山水塘、莲叶接天,亭台楼阁、绿柳环绕,端的是一处大隐之所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陈恪让周定坤满京城找房子,正好那位尚书致仕要回苏州老家,本来人家是不想卖给商人的,可听说主家是三苏时,便痛快的成交了这座宅院按照市价,要十五万贯以上,但老尚书欣喜名园有主,竟只要了十万贯,算是半卖半送
周定坤买下院子后,又请了京城最好的园艺工匠略加修葺整理家什用度都是现成的又雇了十几名丫鬟老妈子,家丁狗腿子,便静待它的主人到来
车队直接从大门开到轿厅苏家兄弟下来,见置身于如此轩阔的庭院中,都有些愣神了苏洵是在看过之后摇头道:“这不是我们小户人家,该住的地方”便不让人把行李卸下
“岳父此言差矣,”陈恪笑道:“苏家,可不再是小门小户三苏之名,早就轰动京城,传遍天下,而且将来的名气还会越来愈大你别这么看我,我不是拍马屁,事实上多少人都在打听你们何时返京,我敢打赌,过不了几日府上便会车水马龙、宾客盈门不备个大点的宅子如何能行?”
“我住不起”虽说不是拍马屁,但其实就是拍马屁且拍得不着痕迹,竟让苏洵有扬眉吐气之感但他怎会轻易改口?
“没关系,不用花钱”陈恪笑道:“全当小婿孝敬岳父了”
“无功不受禄”苏洵摇头道:“何况,我不是你岳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