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林知道日本人如此急切的想让自己和孙文见面,说明日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自己好不容易有个较长休整的时间,必须趁着这段时间做点什么,在战争打起来的时候给俄国人和日本一个惊喜。
从软件到硬件,都需要努力去经营。所谓的软件,就是即将战斗的环境,自己要打造一块坚实的根据地,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还有自己部队的名声,将来打起来之后那些地方的老百姓用什么样态度来对待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假如他们能把自己的队伍当成子弟兵的话,那么最少可以让自己发挥主场作战的优势。
所谓硬件就更好解释了,一方面是士兵的素质,一方面是枪炮的质量。现在的枪炮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中国的工业摆在这里,当自己的科技和工业一片空白的时候,想让自己武器比别人先进,只是天方夜谭而已。
不过在相同的武器条件下,如果自己这边的战术素养和作战体系要比对方完善,火力配置上面比对方合理,是可以藐视对方的。再弄出来一两个比较简单的新式玩意,给俄国人和日本人一个惊喜是能做到的。
特别是火力的配置,在这一点上自己可以做到比俄国人和日本人都要好一些。现在的俄国部队和日本部队基本上都是以步枪为主要的作战兵器,机枪很少,他们的作战理念真的还停留在拿破仑的时代,一通炮火打过之后士兵们冲上去就行了。
一个营的俄国士兵大概要配备五挺左右的重机枪,日军更是少的可怜,杨小林记得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有日本军神之称的乃木希典大将指挥日军攻击俄国人的阵地,当时日本整个师团只有几挺机枪,全部都架在队伍最后面,作用不是向俄国人射击,而是不准那些冲上去的日本人退回来,谁退就打谁。
日本人在自己的机枪都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居然给轱辘山的土匪们提供了十余挺机枪,这当真让杨小林十分的感动,只是不知道日后和小日本打起来的时候自己用这些机枪的枪口向他们喷射子弹,他们会作何感想?
还有近战方面也是,一把简简单单的刺刀,就是士兵肉搏的唯一保障,这些都是杨小林能做的比日本军队和俄国人军队更好的地方。
只要那个英国流氓能帮自己帮机器搞来,杨小林可以把现在手里的步枪改装成半自动,这一点没有难度。还有手榴弹,现在他们使用的手榴弹都是最老式那种,引线燃烧的时间长,而且爆炸起来只是弹片简单的崩裂,威力并不是太大。稍微在弹片上面做些文章,不敢说提高多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