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不想停下(第1页)

现在开始训练那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这说出来多少有些残酷。在卫国战争的时候,杨小林也曾经说过,自己拼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安心的坐在学校里面读书。可是现实更残酷。这本来就是一个强盗的世界,你无法比别人强壮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一片乐土!

而且战争胜利之后杨小林的心态真的有点变化了,他忽然有点悸动,那种想去抢一番的**好像更加强烈。他觉得自己应该把那些绅士们从中国抢夺的东西全部抢回来。

是,他们是开始还了,可有一些东西必须自己去拿。

两次火烧北京的耻辱,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更悲哀的是第一次是因为我们不买他们的鸦片,第二次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再给他们特权!两把火烧光了我们的民族的尊严,这不是你把钱还了就行的。要洗刷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巴黎和伦敦也变成废墟!杨小林觉得,当自己把凯旋门和大本钟搬到中国来的时候,他就能原谅英国人和法国人了。

这个念头以前只是想想,可是随着他登上了权利的巅峰,他感觉到自己有点希望可以去实现的时候,虽然他表面上现在一副温顺的样子,主动裁撤军队,不断示好西方,可他真的无法控制心中的**。

有的时候杨小林会想,也许小胡子和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心态,一开始纯粹的民主主义,想帮助自己的国家走出困境。可是后来却被心中那**操纵着,越走越远。

自己带着中国真的能完成心中的蓝图么?假如失败了,会不会被人像骂小胡子一样的骂?他无法确定,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这条路只能朝前,不能回头,更不能停下。

真的要让他放弃心中的**和日本俄国友好相处他根本做不到。

穆默先生听懂了杨小林的意义,这个中国人显然不是放弃了战争。他是在准备了将来的战争。这总算是让德国人松了一口气,可是事情当真不算太理想,因为德国现在面临的是眼前的麻烦,他们需要中国为他们在现阶段分担俄国人的压力。

“哦。杨司令。也许您的方法是对的,但是对于德国来说真的没有多少帮助,我们需要你们牵制俄国人的军事力量,使尼古拉二世无法将部队调到欧洲去,您应该懂的。”

杨小林点点头:“穆默先生,请替我向柏林转告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合适的朋友,我们自古以来都讲究言而有信。虽然我们现在和俄国人签订了协议,可是用不了半年的时间,我会给你们惊喜。”

穆默真的有点不太放心。不过他也没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