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箭穿心(第1页)

基零斯基早就算准了杨小林的绝对不会放过他的后勤补给线,所以从开战之初就有é'guó士兵和蒙古伪军严加防范。当第四方面军开始朝大青山运动的时候,基零斯基将军马上收到了情报,他在第一时间就通知在蒙古的阿克伯利尔和施特塞尔,让他们做好准备,尽量把中国部队堵在大青山里面。

é'guó人算准了中国人的战略,却没有算准中国人的战术,这不是因为他们愚蠢,只是在近代战争史册上,好像近一百多年没有人用过这样的战术。

当人类有了大炮和火枪之后,小股部队深入敌后,好像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吴佩孚的心情有些激动,他提出穿心战的打法的时候,仅仅就是出于想在北京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为北京减少一点压力,那个时候他自己都认为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悲壮。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战术已经成了整个战役最关键的一点,杨小林和载涛对他说的十分清楚,不光要打好,搅乱é'guó人,还要活着回来。

整个部队有两千人组成,一千名从大青山挑选出来的骑兵,还有五百名装甲兵,另外还有一支爆破组,一支宣传队。爆破一百多人,他们的任务就是炸了所有他们认为对é'guó人的军事行动有帮助的设施,毁掉一切他们认为应该毁掉的东西。

而宣传队的人数为两百人,这两百人也是从国内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个人都精通俄语,蒙古语。剩下一百多人就是非战斗人员,队伍虽小。但是五脏俱全,通信兵,伙夫,维修工,一应俱全,可以说吴佩孚感觉需要的后方全部为他想到了,甚至有些他没有注意的地方,杨司令也替他考虑了。

一千多匹战马和五十多辆战车足以保证部队的行进速度。士兵们的装备也全然一新。那半自动步枪全部都换成了冲锋枪,还是周同刚刚研制出来的那种最先进的冲锋枪,在火力上也对é'guó部队有压倒xìng的优势。

吴佩孚的激动不光是他的战术构想被杨小林给采纳了,更重要的这一次杨小林说的十分明白,整个作战将由他吴佩孚来指挥,二杆子和张德武只是协助。

这个决定真的让吴佩孚很是震惊。要知道他以前在北洋军当中都是排不上号的,如果不是曹三爷慧眼识人,可能现在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统。

所以这一仗他一定要打好。不光是为了报效国家,也是为了报答杨司令知遇之恩。吴佩孚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é'guó人已经派重兵来封锁大青山,吴佩服把大部队安排好,让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