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海浪悄悄(第1页)

反击,对于现在的俄国来说真的非常困难,但是他们必须这么做。(荷花文学网 http://www.hehua.org)绝对不能让日本人按部就班的增兵,绝对不能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想让,更何况虽然非常困难,确真的有一线希望。

基伶斯基和阿克伯利尔加入了同志们的阵营之后,很多以前的军官都复出了,托洛茨基当真履行了他的诺言,运动停止了,这些旧军官虽然没有被重用,但是他们弥补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中中层军官极度缺乏的局面。

这很重要!无产阶级政权的动员能力是不用怀疑的,他们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已经组成了一支八十万人的武装力量,其中有三十万开赴了东西伯利亚战场,还有五十万正在训练。如此庞大的部队如果没有中流砥柱的话,等于是北极熊没有的腰骨,站不起来的。

这些军官让托洛茨基的部队最少看上去是一支军队了。勃鲁希诺夫说的非常狠,他们的战术就是日本拼人,宁可拼光这三十万,也要让乃木希典现在的这支部队失去战斗的能力!这就是俄国人的决心。

杨小林刚刚从东北回来就知道俄国那边有大的战争的爆发了,托洛茨基给他来了电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同志们让他再给俄国提供一批军火,从开出来的清单上他能看的出来,这帮家伙是准备和小日本拼了。

提供军火没有任何问题,那个战场本来就是中国方面实验武器和倾销军火产品的平台,而且杨司令很乐意看看北极熊和东洋武士刀死磕的结果到底是北极熊倒下去,还是武士刀被磕断。

关键是同志们拿什么来买,情谊归情谊,买卖归买卖,咱们是同志没错,可你拿军火一样要给钱。

托洛茨基同志的意思是先欠着,等他打完以后从西伯利亚的资源中给中国方面补偿。这个方案杨司令是不会同意的,从新中国建成到现在。一向只有我们借别人钱,还没借过钱给谁呢。再说现在英法对托洛茨基同志的态度还是那样的坚决,你的日子能不能过下去谁也不敢肯定,这万一要是你破产了。我找谁要债去?

所以欠款免谈,咱们来现的。

杜月笙那里进展的还算顺利,油井已经到手了,而且各方势力基本上已经摆平,就和洛克菲勒还没有谈好,听黎元洪说这个美国老头在等自己,杨小林觉得有必要见上一面。

油井和供油系统一旦铺开,中国装甲部队和空军的建设就可以马上开展起来了。但是西伯利亚的那些油井的产油量可能只够中国方面发展军队,如果中国要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