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hua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这座历史名城,曾用名或别名: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嵩岳,东据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襄荆,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
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对于东汉都城洛阳的描述,最有名的当属班固的《京都赋》,其中有一段如此写道:“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根据《洛阳县志》记载,“大城东西七里,南北十余里”。
据后世考古掘,东汉洛阳王城南北长四千两百多米,东西宽三千八百多米,城墙外为护城河阳渠环绕,城四周开十二mén,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是东垣三mén,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mén、中东mén、耗mén;南垣四mén,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mén、平城mén、苑mén、津mén;西垣三mén,由南向北依次为:广阳mén、雍mén、上西mén;北垣二mén,由西向东依次为:夏mén(直通北宫,出了城mén就是北邙山、谷mén。皇城内,宫城坐落在城北偏北的位置,宫城北是芳林园,西有金墉城、洛阳垒、金市,南为官衙公署。张俭说:“平城mén,正阳之mén,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mén之最尊者也。”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可能会说了,洛阳城也不大嘛!同志们呀,我们怎么能拿现在的城市规模跟古时候相比呢?更何况,这个洛阳城指的是王城,也就是洛阳的中心地段。其实城墙外面还住着穷人呢,就像现如今北京市里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