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皇宫。
    女帝武曌站在窗前,清冷的月光照在那张绝美的面庞上,透着三分清冷,七分疏离。
    她的一双眸子弥漫着无尽的高贵。
    “难道真是朕看错了吗?”
    武曌负手看向远方,那属于临江城的方向,眉头紧蹙。
    崔星河到了清水城,不过短短三日时间,清水城的粮价不但被遏制,还骤然下跌。
    粮价不但稳定在八十二文一斗,甚至还再降两文,到了八十文一斗。
    大灾年间,不但遏制了暴涨的粮价,还令他一跌再跌,这需要不小的本事!
    崔星河没有辜负她的信任。
    但武曌却并不开心。
    “你,让朕有些失望啊!”
    武曌脑海中满是高阳站在大殿之中,侃侃而谈的模样,如果说处理仇人之子,只是让她高看一眼。
    那之后的戏猴局,就令她动容,甚至是感到一股发自心底的寒意。
    这就是她心中一直要找的人!
    故此,她搞出了这一扬比试,以两城数十万百姓,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天地,角逐胜负。
    甚至在她的心中,她要更看好高阳,故此将灾情更大,城内更复杂的临江城给了高阳。
    但临江城粮价一路暴涨,甚至高阳还要在大灾年间重修县衙,举办大型活动,给那些贪婪的商贾减免赋税。
    崔星河越是耀眼,高阳就令她越发失望。
    “罢了!”
    “纸上谈兵,终究不能堪当大任。”
    女帝摇摇头,准备休息。
    但就在这时,门外的小太监慌张闯了进来。
    “报!”
    “上官大人派人快马送来一封信,务必要陛下亲启!”
    “不仅如此,杜大人也再次派出快马,送来奏折,并特地嘱咐,这份奏折需陛下亲启,再抄录给御史台!”
    小太监跪在地上。
    武曌骤然回头,一股恐怖的高贵和威严弥漫在她的周围。
    “呈上来!”
    武曌眼神闪烁。
    上官婉儿派人送了一封信。
    杜江也快马送来一份奏折,还全都要她亲启。
    难道临江城的民愤压不住了,爆发了一扬大乱?
    武曌一瞬间想了许多,眼神凝重。
    她才刚登基不久,若是此刻爆发战乱,那对她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想到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