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上发展(第1页)

杨教授见郑卫国面色凝重,心中一紧,忙问道:“司令,怎么,这个计划不妥吗?”

周参谋长好奇地凑了过来,瞅了一眼,惊讶地说:“冀东?在敌占区搞暴动?这个难度恐怕不小吧!”

杨教授解释说:“嗯,是有难度,不过我们在冀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组织了几支小规模的游击队在当地活动,有一定的军事基础。据当地的党组织报告,冀东人民深受亡国奴的苦难,早就想奋起抗争了,只是没有人领头。”

早在1935年日本人的魔爪就伸向了冀东,并于当年11月由著名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得冀东20余县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

别的地方是八年抗战,冀东是十年,这里的人民受得苦更多、更重。所以抗战才开始,冀东人民就已经忍无可忍了,不满情绪已经蓄积到了极点,只要有人肯振臂一呼,一定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响应。

周参谋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么说,还真有可能搞起来。”

郑卫国说:“冀东现在就像是一个火药桶,搞起来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那里地势狭窄,周旋的余地太小,一旦日军重兵进剿,起义部队又该如何自处呢?”

杨教授说:“组织上也考虑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想趁日军进攻武汉时再发动。”

“武汉?”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那能撑多久!而且日军在东北囤积了大批军队,随时可以入关。根本不需要从华中调兵。”

杨教授想了一下说:“您是不是太悲观了?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进山打游击嘛!”

郑卫国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猜您肯定没有去过冀东。那里的山区人烟稀少,根本养不活人,更别提大部队了。”

历史上,冀东地区成功地组织起了大暴动,至少有20万人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抗争,并组建起了一支七万余人的大部队。但日军随后调集重点反扑,部队大都是新兵,甫一接敌便损失惨重。只好向山区退却。

可大山里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大部队随后又试图撤回平西,结果一路上不断遭到日伪军的围追堵截,几乎损失贻近,数万大军最后仅剩一千二百余人成功地抵达目的地。

杨教授素来佩服郑卫国的军事才华,忙道:“司令,你分析得对!不行。我得向上级报告,希望还来得及。”说着匆匆告辞而去。

等他走后,周参谋长说:“司令,您看这件事情还有转机吗?”

郑卫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