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伪蒙军一个骑兵师突然出现西北门外。原来这支部队一直驻扎在城外的工事里,发现城门失守后立即赶来增援,并向驻守在西北门的第341团三营发起了反击。事后查明这支部队属于德王系统,基本上都是由马匪、胡匪和德王的亲信组成,都是些有奶就是娘的家伙,指望他们爱国是不可能的。幸亏第341团突入城内的时候把三营留在这儿,不然后果可就严重了。
341团三营是由范子侠部义勇军主力改编的。营长安仲琨自幼习武,曾在国军第106师当过武术教官。历史上安仲琨曾担任八路军第47团团长,以“足智多谋,作战勇猛”享誉全军。时人称之为平汉纵队(范子侠率部加入八路之后的部队番号,也就是后来的129师新十旅)第一猛将,129师最剽悍的年轻团长。可惜后来在解放重庆时牺牲了。
副营长宗凤洲,地下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以后在藁县组织游击队,后来加入了范子侠的义勇军,并迅速成长。历史上他曾先后担任过太行六分区参谋长和司令员。虽然不是职业军人出身,但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悟性,属于学习型的将领。
有这两员虎将坐镇,部队又是经过严格整训的正规军,对付伪蒙军这些土鸡瓦狗真是有些欺负人了。
“给我打!”三营长安仲琨大手一挥,城头上轻重机枪一起开火,顿时打得那些马匪人仰马翻。不过这帮家伙打家劫舍惯了,倒是有股子悍勇之气,打到现在竟然还没有逃跑。当然,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悲剧了。
伪蒙军的骑兵,脚上蹬的是马靴,身上穿的是长袍,在雪地里跑动非常不方便。加上他们的战术也很落后。竟然是跪着射击的。大家都知道,卧倒时目标很小,跪着射击目标可就大多了。
战士们站在城头上采用“斜射法”就跟打靶一样轻松,很快就把这股伪军给打崩溃了。斜射法是傅作义在守涿州时采用的一种守城射击方法。具体措施是,士兵躲在墙垛后向斜前方射击,这样便于瞄准,自身也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滴滴滴……三营正打得起劲。对面突然传来一阵冲锋号,原来是第34师主力到了。伴随着激昂的冲锋号声,一大群士兵高声呐喊着冲了过来。残余伪蒙军措手不及,全部被堵在了城墙下面。在几名试图顽抗的军官被击毙后,剩下的家伙也无心抵抗,纷纷缴械投降。
有人可能产生怀疑。一个师的部队这么快就散伙了?不至于吧!原来,德王手下的几个师(即伪蒙军七、八、九师和警卫师)平均才五、六百人,只有三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