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留了(第1页)

自打穿越以来,郑卫国确认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国民政府已经彻底地无可救药了,转进某岛是迟早的事儿;第二,抗战离不开国民政府。如果还有第三件事情的话,那就是国共内讧对两党双方,以及中国都没有任何好处,占便宜的只能是小鬼子。这也是郑卫国一直在踩钢丝的原因,试图左右逢源,并消弭双方的隔阂。不过现在看来,常凯申似乎认为胡子已经逾越雷池了。

事实上,郑卫国觉得自己够对得起常凯申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满世界拉来的赞助,最后一大半给了国民政府。而常凯申付出的不过是几支炮灰部队而已。虽说和八路合作,还偷偷加入了g党,可是郑胡子也没坑害国军啊,不论是山西、河北,还是河南,哪里有事就有郑卫国忙碌的身影,还像散花童子似的倒处散发武器。说句自夸的话,华北能有今天这个局面,郑胡子功不可没。

可常凯申显然不这么看。第一,他认为自己对郑胡子有恩。什么恩?提拔之恩,栽培之恩,就拿这个总司令来说,我不让当,你当得了?第二,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郑胡子身为民国的一份子,就该听常凯申的。拉来的赞助也该归常凯申分配。至于偷偷摸摸跟逆党接触,更是忘恩负义,十恶不赦。如果不是郑胡子力量颇强,又远居华北的话,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郑卫国拿起笔想了一下。决定开诚布公地跟常凯申谈一谈。当然,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说的。他在电报稿里首先为此次晋升对军委会和委员长表示感谢。谢主隆恩;然后就写了与八路军的合作,认为大敌当前,双方必须摒弃陈见,赤诚联合,才有望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三,表示将在委员长的率领下,继续为国效忠。

这三点写完之后,郑卫国又根据后世一些经验向委员长提了不少建议。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方面都有。如果国民政府能让其中几条建议落到实处的话,局面必然大有改观。郑卫国希望常凯申能在他殚精竭虑出谋划策的份上,相忍为国,暂时缓和内部矛盾。

没想到这封电报却惹出轩然大波来。作为一个和平时期来的人,又没有经过残酷政治斗争的郑胡子根本不知道政坛上的险恶。

重庆行营,常凯申委员长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里。宋小妹在门外叫道:“达令!”说着,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又随后把灯打开,嗔怪道:“哟,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灯也不开?”

“唔!”常凯申随手将一封电报放在桌上,沉声道:“去,把戴笠叫来!”

宋小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