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联主力向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挺进的同时,太平洋上也有一只舰队悄然向rì'běn本土逼近。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之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多路突击,连占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可谓肆虐一时。而美军及其盟军一溃千里,表现得甚至还不如中guó'jun1队。别说面子上无光,就是底子也快掉光了。
由于战事接连失利,美国国内和军内都弥漫着一股失败主义的情绪,国民恐慌,军队怯战。这让美军统帅部意识到想要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首先打击日军气焰,鼓舞本国士气。简单点说,不管怎么样,都得打个胜仗。就跟平型关一样,不需要取得多大战果,能抽丫的一耳光就行。
可当时想要打胜仗,美军还真是有点老爷爷入洞房——力不从心。像刚刚过去不久的珊瑚海大战,美军再次不出意料地输了(比历史上还要糟糕),又有一艘航母被击沉,日军仅损失了一艘由商船改装的小型航母。
日军主力都是从中国战场上抽调的精锐,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美军却是不折不扣的菜鸟。而且美军在rì'běn的武士道面前也感到极不适应。俗话说的好,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美军横行西半球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日军这么不怕死的。
罗斯福左思右想,决定采取代价较小,成功把握较大的步骤,首先对rì'běn本土实施轰炸,以从心理上震撼日军,挫敌锋芒。
在1942年1月的美军统帅部的作战会议上,罗斯福对他的陆海空三军将领们说:“rì'běn猴子太猖狂了,你们得马上想办法轰炸东京,gàn'tā狗娘养的。”罗大大原话可能比山人要文雅。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将军们面面相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上将说:“总统阁下,我们残存的基地离东京最近也有上万里。这么遥远的距离,没有哪种飞机能飞得到。”
于是又有人提出用航母靠近rì'běn本土之后。再用舰载飞机去轰炸。可是马上有人提出异议。原来,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又是玩偷袭的老手,rì'běn对于来自海上的威胁非常重视。距rì'běn本土700海里外就有雷达哨艇巡逻,天上还有大量的巡逻机在不停地搜索海面上可能的威胁。同时,rì'běn的渔船上也装有无线电系统,随时可以将发现的异常情况通报给国内。
这也就意味着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必须从相隔750海里以外的地方起飞。才不至于被发现。执行任务后再飞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