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戈宁先生,明天我们还要在国民政府代表的监督下拟定一份合约,然后就可以开始交易了。”经过大半夜的拉锯战,这份油田资料换武器装备计划终于达成,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了。商谈了大半夜终于谈出了一个结果,郑卫国感到既疲惫又兴奋。
冯.戈宁和马塞尔也非常满意,相视一笑,伸出手来用刚学会的汉语说:“郑将军,猪窝们喝作淤快!”
郑卫国微微一点头,分别跟两人握了握手说:“嗯,合作愉快!两位,这边请!”
一行人边说边起身向屋外走去。为了表示尊重,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还特意亲自送到了院子外面,又吩咐说:“柱子,送两位先生回去休息。”
柱子唰得一声立正,敬礼道:“是,总座!戈宁先生、马塞尔先生,这边请!”
冯.戈宁心情大好,还恭维了一句:“中校很有普鲁士军人的风范!”可惜柱子对普鲁士是什么意思不太懂,就算略知一二也不觉得很荣耀。冯.戈宁这记马屁算是做了无用功。
看着他们消逝的背影,周参谋长微微一笑,兴奋地对郑卫国说:“总座,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容易。等这些武器一到,咱们终于有在华北立足的资本了!”
郑卫国笑着点了点头正准备说话,旁边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司令员、参谋长。洋鬼子都答应咱儿的条件了?”
两人回头一看,只见程政委从老槐树背后钻了出来,双手不住摩挲着,脸上却红光满面充满了希冀和兴奋的神情。
“老程?你躲在这儿干嘛?”见他冻得直打哆嗦,郑卫国笑道:“哈哈,冻坏了吧!走,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周参谋长见状,知道他们有事要谈,就说:“总座、老程,那你们快进屋。我还要回去整理物资清单。就先回去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好,忙不过来就多找几名参谋帮忙。”本来和德国人的交易不需要签约,因为这个交易没有任何强制保障。只要有一份备忘录就行了。但是国民政府掺和进来之后就使得问题复杂化了。不得不做一些表面文章。
这个年代温室效应尚不明显。一到秋天气温就下降得特别厉害,所以有“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说法。到了深秋更是冷得让人窒息,程政委一进屋里就跺着脚嚷道:“哎呀。好冷,好冷!”
郑卫国忙给他倒了一杯热水,笑骂道:“活该!你来了怎么不进来,呆在外面不是找罪受么?”
程政委双手焐在瓷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