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皆是心中一凛,脸色微变,连忙齐声躬身道:“陛下明鉴!科学院虽奉旨记录天下电文,但陛下早有金科玉律在前:所有机密电文,只录其码,无陛下亲笔敕令,任何人不得私自破译一字!”
赖文安接口补充道:“此乃干系国朝安危之机密,臣等虽执掌此地,亦不敢窥探半分!”
“况且,此地规制森严,若无圣驾亲临,开启密电档案的程序根本无法完成。”
“臣等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断无可能看到分毫。”
朱允熥微微点头,笑道:“朕就是随口一句笑谈,你们也不必这般认真。”
科技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
运用得当,能发挥极大的优势。
运用不好,则反受极伤。
历史上的大清,之所以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崩塌,电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武昌起义之后,通过通电全国,引发连锁反应,致使各地纷纷效仿。
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全部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脱离清朝统治,致使疆域辽阔的大清王朝,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
试想,如果没有电报,就没有所谓的通电全国。
那么,受信息传播的限制,大清即使要倒台,也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不是一夜之间,全国变天。
后世网络信息社会,类似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因为信息传播得太快,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一场骚乱,一日之内就能席卷全国,推翻原本看起来很坚固的统治。
朱允熥身为穿越者,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因此,他在向全国铺设电缆,用电报机连通全国各地的时候,就下令中科院联合京师大学,打造一个专门用来监听全国所有电报的系统。
所有的电报在发出去之后,都会经过这里,并被记录下来。
不过,这种记录,只是记录了“01000101……”这类二进制代码的电文,然后归纳存档,封存起来。
按他定下来的规矩,除非天子亲至,否则,任何人都不得私自翻译那些电文,查阅电文的内容。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所有电文数据,都有记录可查。
他需要查任何人,都可以查到。
另一方面,即使是负责监视记录的人,也不知晓电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因为没有人能一眼看出成千上万的二进制数字是何含义,这就确保了朝廷的机密不会被泄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