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晚晴携徒拜阳明(第1页)

第266章晚晴携徒拜阳明(第1/2页)

————数日后、阳明山外

“呼,五十余年了,终于回来了。”

康昌昭灵目运起、不消多么吃力,即就看得了远处重明宗已经搬迁过数次的牌楼,面上遂升起来分欣喜之色。

那牌楼新覆了层灵纹漆,日光底下泛着淡金光泽,比他们印象中不晓得气派了多少。

与其一般成得真修的康昌晏倒要比这同胞弟稍显稳重,嘴里催促一声:

“快快将自颍州带回给父母兄长的土产再点一遍,莫生错漏。还有,前番与二位嫂嫂和侄儿侄女们购置的物件,你都拿出来、一一看过。

须要记得,在费家坊市里头花大价钱采买来的那枚朱簪,可是要在玉汤里头浸着方才不失光彩、切莫忘记了。”

“阿兄放心,早已点验清楚,误不得事。”康昌昭嘴上是如此言说,实则却又依着康昌晏所言认真点验起来。

他们二人与长兄、二兄的关系俱都不差不假,可到底都已是过百岁的人物、又拖家带口回来与父兄相处,自是要做些孝顺行径。

这时候一白衣坤道亦也莲步轻移过来舰艏,见了兄弟二人只是自然交待:“飞舟落在宗门时候,你们两个莫急着去见母亲,先与我一道陪师父见过父亲再散。”

“晓得了,阿姊。”

“阿姊吩咐便好。”

二人同声应过,这缘由倒也不消多问。

毕竟这些年来,康令仪那师父费晚晴不光是只教导康大掌门这独女,便连他们两个伴读的亦也颇受照顾。

迄今非止康令仪已是后期真修,便连康昌昭亦是一般修为,独康昌晏境界稍差,现下才不过筑基中期。

然则这兄弟二人当年随康令仪同去颍州时候,在重明宗一众长辈眼里头,可是连成得真修都是未必。

二人能在百岁出头的年纪有此进益,自也能见得费晚晴这些年来又是花了多少心思认真教导。

此番她自颍州领了差遣来阳明山拜见已非吴下阿蒙的康家姐丈,多少也得露一露这番苦劳才是。

过不多久,随着几个掌舵的费家修士身侧灵器光华一变,这艘三阶飞舟即就落在了阳明山的牌楼外头。

重明宗早早便就得了消息,奉礼执事何昶领着一众弟子立在最前头,这玉面郎君甚是惹眼,便连当先下了飞舟的费晚晴都不禁多看两眼、心生悦意。

迎宾的里头够分量的不止何昶一人,愈发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