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年关将至(第1页)

大雍朝朝堂波云诡谲,风云再起。

此番楚王系的势力,力推的河道总督冷安甫一上任,便在治理河道上捅出大篓子。

国库拨下的首期银两,如同投入深渊的试金石,照见了人性最幽微处的贪婪与侥幸。

今年,朝廷河道实行了新法,将工程分作三期,本是循序渐进的良策。

首期款项只需经总督衙门审核,便可下发,这本是朝廷给予河道总督府衙的信任,却成了某些人眼中可乘之机。

二期工程做好之后,朝廷才会派人下来调查。

承包河道治理的人,是一群老油子,以为发现了新发的规则漏洞,盘算着等二期工程开工后,悄然掩盖首期的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就能糊弄过去。

没想到,朝廷不按常理出牌,早就在算计他们,皇上暗中派大理寺与都察院的人下去暗查。

身着常服的京察官吏,悄无声息地深入河道工地时,那些尚未填补的漏洞、那些以次充好的材料,都成了无声的罪证。

这不是寻常的巡查,是对河道总督冷安为首的官员,完全的不信任,精准的一击。

六科给事中们,如同嗅到血腥的猎鹰,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邸报大肆抨击河道总督府,当下的大雍,今年银库空虚,边关告急,蒙古铁蹄叩关而入。

为了筹措军饷,朝廷户部追缴了臣子的欠款。

为了治理河道,连宫里都节衣缩食——皇上皇后削减用度,皇后为首的妃嫔捐出银两,才勉强凑出几十万两白银。

在大雍朝举国咬牙度日之际,冷安之流竟敢在关乎万民生计的河道工程上中饱私囊?

当皇室宗亲在节衣缩食,朝廷重臣归还亏欠国库银两,冷安等外官还敢在河道之间挥霍无度,贪婪腐败。

这些蛀虫的贪墨,是在腐蚀大雍王朝底层的根基。

治理河道,本是为了疏导水流,防范水患;而整肃吏治,何尝不是在疏通这个帝国的血脉?

贪腐不除,再多的银两也填不满人心的沟壑。

郑玄为首的六科给事中,慷慨激昂,要求严查河道总督府所有贪污腐败的官员,还大雍朗朗乾坤。

…………

年底了,贾环差事也多,贾府的年礼,不少需要自己亲自去送,还要配合燕王府查案。

安排了霍知劲三人,贾环离开翰林院,去了一趟韩王府。

贾环到了,朱康与章童才道,与贾环一起去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