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东方,曾经存在着许多藩邦国家,或者是准备进化成国家的游牧部落,但如今这些藩邦已经不复存在了。
尤其是在那遥远的极东之地,那里地域辽阔,广袤无垠。在这片土地上,如今仅存一个极其简陋的流鬼国。这个国家坐落在东海之东,与另一个名为夜叉国的地方相邻。这两个国家与其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倒不如说是两个规模稍大些的部落更为恰当。
大秦帝国竟然凭借着自身的强大实力,使得这两个原本与世隔绝的部落,迅速地实现了从部落到国家的巨大跨越!尽管这两个新兴国家的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为有限,但它们却因为曾经对大秦的远征团提供过帮助而得到了大秦特殊对待。
大秦帝国打破常规,破例邀请这两个国家派遣使者前往帝国参加使团会议。这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殊荣,对于这两个初出茅庐的新鲜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有史以来东方大陆召集的各个陆地国家联盟会议,简称为“朝歌会盟”。这个名称显然是借鉴了先秦时期着名的“弭兵之盟”,其目的在于制止各个陆地国家之间的战争,倡导和平与合作。
在这个会议上,各国代表将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协商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任何国家之间的冲突和争端都将被禁止使用武力解决,而是要在结盟圈内通过和平谈判来寻求解决方案。
大秦帝国的这一提议得到了东罗马帝国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这不仅显示了大秦帝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表明了各国对于和平与稳定的共同渴望。
这种会议形式并非毫无渊源,早在千年前的东方大陆,各堵候国就曾举行过类似的联盟会议。当时,秦国还曾当选为联盟的盟主,这段历史被后人总结称为“春秋五霸”时期。
如今,大秦帝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重新建立起这样的联盟,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提出了联盟的概念。对于这一点,汉族官员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对于那些来自西方的蛮夷来说,这段历史过往却是相当陌生的。不过,大秦帝国的高层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焦虑,他们似乎有着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这些蛮夷逐渐了解和适应这一秦人历史传统。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就没有如此幸运了。例如羯胡的石国和鲜卑慕容的后燕,它们都已经亡国。羯胡这个种族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男子全部死亡,而女子则被迫嫁给边疆的军士为妾。后燕的灭亡并非大秦所为,而是被拓拔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