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七年(1619)八月,熊廷弼着手重建辽东地区的情报体系,并重启“夜不收”的名录。】
【同时,熊廷弼对“夜不收”安排与定位,也不再局限于侦探情报上面。】
【当初熊廷弼,组建“夜不收”时,主要是用于监视努尔哈赤与女真人而创立的。】
【如今,努尔哈赤与女真人,已经背叛了大明王朝,已经举兵造反了,那就是真正的大明敌人了。】
【于是熊廷弼,开始加强对“夜不收”的训练与培养,并通过“身自带队侦探”的方式亲自巡视了此时的沈阳,抚顺等边境之地。】
【甚至不顾危险,亲自带人深入后金政权军事管控地区数十里。】
【熊廷弼这的这一行为,不仅在短时间内,稳定了辽东地区的军心与民心,也为“夜不收”树立了榜样。】
【这是自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背叛与造反以来,大明王朝一方的高官,敢如此行事的头一人。】
【这也为熊廷弼,在辽东地区,积攒了不少的民望与声望。】
......
【而熊廷弼在训练“夜不收”的同时,也在对辽东地区的官场与军队,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很快,熊廷弼就发现,此时的辽东总兵李如桢,在面对铁岭城被围攻时,不仅“拥兵不救”,还纵兵割取后金死兵首级冒功,严重败坏了大明军纪。】
【此外,熊廷弼也发现了,李如桢的军事才能与统兵能力,远远达不到担任此时辽东总兵之职。】
【上一任辽东经略杨镐,主要看重了李成梁的李家一门,在辽东地区的威望,才让李如桢担任辽东总兵之职。】
【但是如今的局势,早已不同往昔。】
【熊廷弼认为,想要重振辽东的军事能力,已经到达了不破不立的程度。】
【于是,上奏痛斥李如桢十条不胜任的罪状,简称“十不堪”,并强调李如桢的军事与统兵才能,为“徒知拼死,而不能灭贼”。】
【同时熊廷弼还将贪污军官陈伦,当众论罪,斩首示众。】
【李如桢的辽东李家,作为辽东地区最显赫的将门世家,熊廷弼的起奏弹劾,就已经标示着熊廷弼要对传统的辽东军事地方势力,发起了挑战。】
【熊廷弼要针对的,并不仅仅是李如桢的李家,而是整个辽东已经腐朽,并且根深蒂固,盘踞多年世家贵族与门阀势力的挑战与清除。】
【此时的大明朝廷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