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比较连贯,两章一起发)
“豫州百姓之意,我已知之。”
张新淡淡一笑,“只是朝廷事务并非我一言可定,子和远道而来辛苦,就先下去休息吧。”
“我会在朝会之时,与诸位大臣商议此事。”
张新这话说得合情合理,曹纯找不出任何问题,只能行礼告退。
待曹纯走后,张新将荀攸、沮授、郭嘉、贾诩等人召了过来。
“都议一议吧。”
张新简单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这豫州刺史,该不该给?”
众人将目光投到了荀攸身上。
他是老资格,正牌军师,论资排辈,该是他先发言。
“明公。”
荀攸也不推辞,拱手道:“下官以为,不该给。”
“怎么讲?”张新问道。
荀攸起身,走到张新身边低语道:“昔日讨董之时,明公表面看似嫌弃曹府君,实际内心却对他颇有忌惮,下官说的可对?”
张新也不否认。
“公达洞若观火。”
“下官虽看不出来曹府君有甚特别。”
荀攸继续低声道:“但以明公的识人之能,对其都有忌惮,想必其亦有过人之处。”
“既然如此,如今他不得势,于明公便是一件好事。”
“明公若将豫州刺史给了他,岂不是自己给自己造了一个对手出来?”
沮授、郭嘉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荀攸。
有啥话是不能当着我们的面说的?
这么神秘?
贾诩闭目养神,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公达之意,我已知晓。”
张新微微点头,看向沮授。
“公与,你怎么看?”
沮授收回好奇,拱手道:“臣以为,可以给。”
“哦?”
张新来了兴致,“还请公与详言。”
“豫州之地,天下之中,素来富庶。”
沮授整理了一下思路,“如此膏腴之地,自会引得心怀不轨之徒心生觊觎。”
“袁术以众败,其心必不甘,陶谦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曹操势弱,明公若不给他大义,一旦袁陶联手,兵入豫州,百姓再陷战火之中。”
“兖州凋敝,孙策无法出兵援助,我军新定长安,亦是鞭长莫及。”
“到那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