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管仲和国高的分歧(第1页)

(人才简直是个人才,关税免了,地税免了,竟然连国税都免了,那就等于给其他诸侯国的商人免了所有的商业税,这不等于让他们来抢劫自家的百姓吗?)

(你怎么能叫抢劫呢?人家这叫请君入瓮,这是一种高明的商业营销方式!反正就是经过一种花里胡哨和扭曲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管仲一定是为齐国好!

虽然这些外国商人在齐国可以不用交税,但他们的成本一定是比齐国本地商人高的,他们一定是能够带动齐国税收的增长,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他们连税都不交,我就不明白他们怎么能够带动齐国税赋的增长呢?)

(有没有可能是让底层的老百姓买单呢?)

(一个字.....6!)

…………

春秋,

鲍叔牙和齐国的权贵都看向了管仲。

鲍叔牙真替管仲着急啊:

“你赶紧出来解释解释,我相信你一定是为咱们齐国好的。”

“你的政策一定是可以让底层的老百姓受到恩惠的。”

“可惜后世子孙他不懂啊。”

“这叫什么?对了,这叫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此时管仲心里发苦,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太相同,但对于商业环境来说,那可是一模一样的。

关税地税和国税的设立,它所承担的责任,其实自古至今都一样。

而且关税本来就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用于防御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的。

这不光是我们炎黄是这样,西方也一样。

但管仲还是想问一句:

“难道后世子孙就不免税费吗?他们想要招商引资,难道就不给优惠吗?”

吕小白一听这个顿时来了精神。

叉着腰在天幕中开始质问。

…………

大明,

方孝孺长松一口气,只要管仲能把这个事情圆过去,他们儒家还是会相信管仲的。

毕竟把管仲推向了这个位置上的主力,是他们儒家人啊,墨家还是不够资格的。

要是儒家评选的圣贤一个接一个地翻车,谁还去看儒家史书最后的评论内容?

这评价岂不成了一文不值?“”

他也在天幕中大声惊呼:

“我就不相信这种事情没有发生过?”

……

陈勇都要气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