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他们只是怕了(第1页)

杨林说的自然是肺腑之言,马展一战灭两国,威震四方,这样的功绩,他带领群臣迎接,也是合情合理。

虽说马展功绩非凡,但放眼古今,能够取得这等战绩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可马展偏偏不愿杨林大费周章,他也只能作罢了。

听到这话,马展神色平静,随口道:

“这都是儿臣分内之事,又何必劳师动众,惊扰百姓。”

这样的场景,马展经历了太多次,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

杨林哑然,既然马展这样说,他也不再纠结,并且他知道马展匆匆赶回来是什么事情,便是正色道:

“也好,你才是大隋摄政王,此事自然听你的安排。

此番展儿你在太原,行事当真果断,哪怕本王,也没有这样的决然。

但如今看来,你这样做确实是效果显著。王家勾结高句丽和倭国,本就是死有余辜。

再加上世家上下藏污纳垢,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辈数不胜数,你清剿了王家,也是为朝廷除去一大患啊!”

回想太原传来的消息,杨林只觉得一阵唏嘘,这可是五姓七望之一的王家啊,马展说抄家灭族就抄家灭族了。

完全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杨林在战场上,虽然也不是畏首畏尾之辈,但在朝堂之上,他却多了许多顾忌,不可能像马展这样为所欲为。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马展这样做就不好,事实证明,只有像马展这样以雷霆手段镇压,才会让世家大族心生恐惧。

如果朝廷示弱,表现得不够强势,那世家大族必然得寸进尺。

这是早就经过实践的道理。

杨林无比庆幸,庆幸马展是自己的义子,并且还忠心于朝廷。

否则的话,大隋就已经覆灭了。

马展认真点头道:

“这都是王家咎由自取,若非他们自己送上把柄,儿臣也不好这般大动干戈,甚至还可以借此机会,针对其他世家大族。”

五姓七望虽然并非一方势力,但他们同为大族,关系匪浅,联系紧密,如果马展想要针对其他世家,自然能够找到理由。

杨林颔首继续道:

“现如今,包括博陵崔氏在内,都已经派来使者,欲要向朝廷求和,他们皆是表态,愿意以我大隋马首是瞻,并且愿意让出一些利益,展儿你意下如何?”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可以说马展的决定,关系到这些世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