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是王城雨多发之际,二人行走于王宫内时,又有雨点落下,虽然密且小,但闻潮生好似已经对这场雨失去了耐心。
    又或者说,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失去了耐心。
    法慧对着闻潮生道:
    “闻施主在忧虑什么?”
    闻潮生被小和尚忽然的询问惊扰,侧过头去道:
    “法慧,你来齐国的紫金阁学习武学,是为了下月的四国会武么?”
    法慧一头长发披肩,却是单手合十放于胸前,总感觉有些怪异,他笑道:
    “陈国参与四国会武的是佛子,而不是小僧。”
    闻潮生讶异道:
    “你陈国只出佛子一人?”
    法慧笑意盈盈道:
    “可莫要小瞧了佛子,他虽年幼,修为却不弱,久闻书院高手如云,希望这一次,佛子能让书院内的诸位尽兴。”
    闻潮生认真打量了一下法慧,发现自己看法慧时,总半真半隐,见不真切,他便道:
    “法慧,你修为当也不弱,定是过了四境,为何不参加四国的会武?”
    法慧道:
    “小僧不爱与人争端。”
    “修行是为渡人,若非必要,小僧不会与他人动手。”
    闻潮生微微摇头:
    “那你还来齐国紫金阁,我大致翻阅了一下七层其他的书,十本有八本皆为攻伐类型,毕竟这些秘籍大都传于江湖,而江湖之中向来腥风血雨,你若不爱争端,何必跑了几千里的路,来这紫金阁里学习攻伐之术?”
    法慧对于这一点没有过多辩解。
    “小僧来学习,是因为修行之中遇到了难以化解的瓶颈,欲借前人经验来破己身业障,而来齐国的原因自是小僧与齐王有缘,再加上正好赶上四国会武也在这里,若是去了北燕或是赵国,怕是连燕王与赵王的面也见不上一次。”
    闻潮生闻言笑了起来:
    “你险些也没见到齐王。”
    法慧看了一眼闻潮生:
    “你呢,闻施主,你身为书院的学生,放着书院的藏书不看,为何要来紫金阁?”
    闻潮生:
    “我没有丹海。”
    法慧微微一怔:
    “都说书院乃天下修行圣地之首,传言圣贤有教无类,难道没有留下供给没有丹海之人修行的方法么?”
    “若是如此,闻施主一身的修为又从何而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