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让迈克尔·肖有些意外。
他以为吕喆会说重整旗鼓,备战下一届,或者引进更强的归化球员。
但他说的,却是一件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成果的、最基础、最耗费心力的工作。
“但是……这……这项工作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迈克尔·肖斟酌着词句,“我知道您和姚朙先生——他曾经是华国篮球运动协会的会长——有过很多合作,推动‘体教融合’,构建青训体系。但这种事情,光靠官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不够。”吕喆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你总算问到点子上了”的赞许。
“所以,我来补上。”
“我的‘喆’系列签名鞋,每年都会有一大笔利润,被直接划入一个独立的公益基金。”
“这个基金只有一个目标:为华国所有热爱篮球、有天赋的孩子,提供他们能想象到的、最专业的一切。”
吕喆伸出一根手指。
“最专业的教练。我用CJ体育经纪公司的资源,从美国,从欧洲,请来最顶尖的青训专家,让他们把最先进的理念带到华国。”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最专业的环境。我们资助、修建了上百个篮球训练基地,里面的设备、场地,全部对标NBA级别。”
“而且,这一切几乎是免费的。只要你被选中,你就能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地享受到这一切。”
“还有最高质量的比赛。”他伸出第三根手指,“我们建立了从U8到U18的全国联赛体系,让孩子们常年有高质量的比赛可打,在对抗中成长。”
“这……这每年的投入……”迈克尔·肖倒吸一口凉气,他大概能算出来那是个天文数字。
“一年几个亿美元吧。”吕喆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一笔微不足道的开销,“钱不是问题。影响力也不是问题。”
“我在NBA、在全球篮球圈的人脉,都能用上。”
“各种交流项目,把有天赋的孩子送出去,把顶级的教练请进来,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迈克尔·肖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眼前的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篮球之神。
他简直是在以一己之力,试图改变一个国家一项运动的整个生态系统。
“为什么……您为什么会认为,这样做就一定能成功?”
吕喆的眼神亮了起来,这个问题显然触及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