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巫蛊”祸起(第1页)

袁熙当然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听到诸葛亮的谏言。

因为,他第二天就要去皇宫内的上清观祈福,也是每年过年之前的惯例活动。

邺都的上清观则是过完年才去祈福的。

两者不同,一个为家人,一个为天下。

而这次去皇宫里的上清观,正巧得到了张琪瑛这个观主的另一番奇怪言论。

张琪瑛见到袁熙的时候,就一直有些犹豫。

她那张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脸上,明显有些焦虑。

“有什么就说,你也是朕身边的老人了,又不是不知道朕的脾气!”袁熙看着张琪瑛欲言又止的样子,立刻说道。

“那请陛下屏退左右,妾身单独奏对!”一身道袍的张琪瑛十分正式的说道。

张琪瑛本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女,再加上道袍质地非常紧致,身材展露无遗。

而且每次张琪瑛要求单独跟袁熙在一起的时候,就不是她一个人要与袁熙交流,而是包括她奶奶卢氏和姑姑张玉兰。

有时候只是单纯的一起侍奉,有时候是为了给袁熙一些谏言。

只不过这些谏言多是偏向“五斗米”教的,张鲁也因此受益不少。

不过,袁熙之所以偏向“五斗米”教,一方面是为了打压各大世家借助儒教掠夺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压制佛教的抬头,这两年各地都有寺庙兴建,让袁熙很头疼。

原因很简单,儒教最多也就是思想上抢夺话语权,袁熙只要保证皇家书院在各地的权威性,还能抗衡。

但是佛教在人口上抢夺,当了和尚不事生产,还要他人供养,这不等于在培养懒人吗?

这对于袁熙这类统治者不能接受。

因此袁熙要求寺庙必须将百姓捐献的钱财纳入商税提体系,而且要求庙产必须有明确统计,不得超过均田制的要求。

也就是说有多少和尚,就只能有多少田地。

而且和尚必须有度牒,也就是户口,所谓的入僧籍,道教、儒教也一样执行。

入这类宗教籍的要求十分严苛,袁熙每年都限定了名额。

正是如此,张琪瑛在年末要求单独奏对,袁熙以为这娘仨又来多要点道士的度牒,准备好好伺候一下袁熙。

说句实话,袁熙还是觉得很刺激的。

不过,如今袁熙已经年近花甲,有心无力,也没那么急色了。

因此,袁熙并没有表现的很积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