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草原之战(第1页)

始兴二年九月初,丁零大单于赤勒葛正式向大燕国宣战,草原上鲜卑七部中,六部声援。

九月中旬,北庭都督府龙城,被丁零人的十二万大军所围,草原鲜卑六部持续声援。

大燕帝国皇帝袁熙,临时加任司马懿征北将军,为主将;

平辽将军秦明、讨逆将军文钦二人为副将,征集朔、并、幽、辽四州府兵北上解救;

同时,鲜卑独孤部、辰国、扶余国、挹娄国、沃沮国以及肃慎诸部出兵相助;

以上联军合计八万人。

双方最终在狼居胥山脚下决战。

司马懿到达北庭都督府之后,就把主将的位置交给了骠骑将军张合这个大燕帝国军部最高级别的将领。

这当然是袁熙的意思,打仗这种事情最怕的是不能明确主帅,一定出大问题。

至于选择司马懿,是因为袁熙担心其他地方也会出问题,就没调其他将军去前线。

北庭有骠骑将军张合在,再派高级将军过去,一定会造成将令难交的问题,还不如让司马懿这个文官带兵过去。

另外,袁熙有意培养手下的儿子们带兵打仗的能力,就以三皇子、虎贲中郎将、蜀王袁让的为首,把七皇子、韩王袁询,九皇子、吴王袁记,十皇子、代王袁讽,十一皇子、齐王袁谈,十三皇子、楚王袁谋,一起带到北庭前线,参与作战。

当然,袁熙给了每个皇子都配备了一千名拥有新式甲胄、装备的作战部队,都是从“八台营”挑选的精兵。

四皇子、祭礼司侍郎、魏王袁谅则是随军参与外交事宜,只不过得等张合与丁零人打完。

然后,袁熙让五皇子、天下行轨大督监、赵王袁训替他巡视北方,八皇子、少府监、秦王袁谢替他巡视南方,看看今年灾后的重建工作情况。

二皇子、中书令、汉王袁诚和十四皇子、中书台右侍郎、晋王袁诰,自然是留在邺都,继续帮袁熙处理奏章。

太子袁谦在救灾结束后,因为丁零入侵的问题,被袁熙留在洛阳,与诸葛亮一起暂时稳定河南的局势。

另外,袁熙担忧周围四邻趁火打劫,让诸葛亮和袁谦在洛阳,随时准备召集河南各州郡的府兵,支援各地。

然而,袁熙有点多心了,这次丁零人的作战就是他们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联合其他国家或者势力一起侵扰大燕帝国。

当然也是,袁熙在封禅泰山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禁军面貌,确实震慑到了当时来访的各国首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