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五代第一雄主,落幕(第1页)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七月下旬,汴京。

灼热的暑气笼罩着帝都,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搅得人心烦意乱。

往日庄严肃穆的皇宫大内,此刻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悲戚所笼罩。

宫人们行色匆匆,面带忧惧,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味和无形的压抑。

一代雄主,皇帝柴荣,已病入膏肓。

寝殿内,暑热也驱不散那死亡逼近的寒意。

柴荣躺在龙榻上,曾经锐利如鹰隼的双眸深陷,面色蜡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拉风箱般的艰难嘶哑,不时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咳嗽。

这位以雷霆手段革新政治、以赫赫军威震慑四方的“五代第一明君”,此刻已被无情的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

“传传梁王咳咳……还有范质、王溥、魏仁浦、赵匡胤……”他艰难地吐出几个名字,声音微弱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很快,年仅七岁的皇子柴宗训被内侍引了进来。

小家伙似乎感知到宫中异样的气氛,虽懵懂,却努力模仿着大人的样子,紧绷着小脸,规规矩矩地走到龙榻前,跪下,用稚嫩的声音道:“儿臣……叩见父皇。”

看着爱子故作老成的模样,柴荣心中一酸,眼中闪过无尽的爱怜与担忧。

他勉强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训儿……起来,到父皇身边来。”

接着,三位文臣领袖范质、王溥、魏仁浦,以及一众赵匡胤等人,屏息凝神地步入殿内,跪倒在御榻之前。

他们看着病榻上气息奄奄的皇帝,心中无不掀起惊涛骇浪。

有对英主早逝的无限悲切,有对自身前程命运的担忧,更有对帝国未来深深的忧虑。

他们明白,陛下此刻召见,是在安排身后之事,而这托孤的重任,即将落在他们肩上。

柴荣的目光首先落在三位文臣身上,缓缓开口,每说一句都耗费着巨大的气力:

“范卿你清正廉明,国之柱石朕将太子与朝政,托付于你,望你……总领百僚,稳……稳定朝纲……”

范质瞬间老泪纵横,重重叩首:“老臣……必竭尽肱股之力,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王卿博学多才,精于实务辅佐范卿,处理万机……”

王溥亦是叩首泣拜:“臣敢不效死!”

“魏卿你虽出身吏员,然通达机敏,深知军务……枢密之职,非你莫属……要……要协理文武,沟通内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