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倾家荡产也要干(第1页)

在大伯眼里,耕牛可是个大物件。

十多年前的生产队总共只有二十多头耕牛,两户社员都平均不到一头耕牛。

经过十多年发展,老牛下小牛,这才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头。

而且这五十多头耕牛里面只有四十来头可以下地,剩下十来头耕牛都因为太小而没法儿耕田。

如今生产队有七十多户,那点儿耕牛肯定不够分。

要是自己能买上一头耕牛,到时候不仅有面子,农忙的时候还能省不少力,不用厚着脸皮到处求人借耕牛。

心思马上活泛起来,一边考虑家里有没有实力买牛,一边朝陈伟东问:“儿子……”

“二宝有没有说生产队一头耕牛卖多少钱?”

“我问了……”陈伟东脱口回答。

“外面买一头成年耕牛要一千两百块,母牛的话最少一千五百块……”

“生产队那些耕牛本来就是大家伙儿的,因为数量不足,不好分,这才决定卖给大家,换成钱以后再分给大家。”

“如果买的人少,五六百块就能买回家一头成年耕牛……”

“生产队分钱的时候应该还能退回来三四百块,相当于只花了两百多块。”


“但如果买的人多,都想要那些成年耕牛,七八块都不一定能拿下来。”

“就算生产队分钱时退回来一部分,也要花三百多块才能买回家……”

“那那些没买耕牛的社员不是白得好几百块钱?”大伯皱着眉头反问。

陈伟东摇头回答:“那是人家应得的。”

“虽然白得了好几百块钱,但家里没耕牛……家里要耕田的时候只能到处求人去借耕牛……”

“还要等别人把田耕完以后才能借到,耽误插秧跟种苞谷,搞不好就会影响到当年收成。”

“而且人家的耕牛也不会白借给你……肯定要给主人家一些粮食跟饲料当补偿。”

“真要说起来还是自家买一头耕牛好……”

“不仅可以自己用,农忙的时候还能租出去挣钱……”

“还特别有面子……”

“爹……”

“反正我建议咱们还是想办法买一头耕牛回来。”

陈建国很认可自己儿子的分析,但并没有马上答应儿子提议,而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回答:“伟东……”

“我也想买耕牛……”

“但咱们家没钱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