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又开始搞小动作(第1页)

第二天,小李子便出现在了城里最大的茶楼里,他站在一张小桌子上,绘声绘色地讲起了《井底冤魂》的故事。

“话说有一口井,挖了三年,底下不是水,是三百二十八滴泪……”小李子的声音稚嫩而清脆,却充满了悲凉,听者无不动容。

茶楼里的听众们都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口充满冤屈的井底。

“这井在哪儿啊?”一个老者颤巍巍地问道,他的

小李子微微一笑,指着老者家的方向说道:“这井,就在你家门口,只要你还记得……”

茶楼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明白了小李子的意思。

那口井,就是他们心中被压抑的冤屈,只要他们还记得那些痛苦的经历,那口井就永远存在。

“民立碑”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徐怀恩的耳中,他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既没有阻止,也没有赞扬,只是默默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夜深人静,徐怀恩独自一人来到了废弃的窑洞前。

他看到石桌上摊开的《记事册》,上面正记录着一篇新的冤文。

“我叫徐怀恩,我没救下所有人……”

徐怀恩看到这行字,心头剧震。

这……这竟然是他私藏的奏章草稿中的一句话!

他猛然意识到,陈皓早就知道他内心的挣扎!

他知道自己面临着仕途的抉择,知道自己想要为百姓做些什么,却又无能为力。

第二天,徐怀恩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命人将府衙后园一口废弃的古井清理干净,然后亲自题写了“清源井”三个字,并下令:“凡百姓诉冤文书,不得焚毁,一律归档存井!”

这口“清源井”,成为了官方承认的“民冤录”存放地,也成为了徐怀恩对抗黑暗势力的一个象征。

当夜,陈皓立于溪边,溪水依旧静静流淌,冲刷着两岸的泥土。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忽然,上游漂来一块湿漉漉的陶片,在月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芒。

陶片上,赫然刻着几个字——“儿饿死于秋……”

夜风猎猎,陈皓凝视着溪面,那片带着血泪的陶片,像一枚石子,在他心中激起滔天巨浪。

他明白李芊芊的用意,也理解这“失败”之作中蕴含的力量。

他唤来小李子,声音沉稳:“去,把这陶片绑在竹哨上,扔到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