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想记什么,就记什么!(第1页)

三日后,下游三县,寒风如刀。

领取棉衣的队伍排成长龙,衣衫褴褛的百姓眼中却闪着光。

然而,当一件件棉衣被拆开,那些识字的,拿着夹层中发黄的纸条,脸色骤变,低声念叨着:“盐引……虚报……”

消息像瘟疫般蔓延,原本的感激涕零,变成了压抑的愤怒。

他们攥紧了手中的“罪证”,有人开始奔走相告,有人对着天空发出无声的嘶吼。

原本平静的领衣现场,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京城都察院,气氛剑拔弩张。

薛烈,这个沉默寡言的兵部稽查司官员,此刻却像一把出鞘的利刃,将一叠同样的凭据狠狠拍在案上,掷地有声:“兵部尚有蛀虫,竟敢以民衣藏证,逼官就范!视朝廷法度如无物!”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议论声如同沸水般翻滚。

却无人敢正面驳斥,毕竟,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指责受苦的百姓?

江南道,溪水潺潺。

陈皓负手而立,望着上游漂来的一片竹叶,叶片上刻着的字迹已被水泡得模糊不清,只剩一个孤零零的“天”字。

他轻轻叹了口气,眼中却闪着明亮的光:“火不在井里,在衣裳里——烧的是规矩,不是人。”

他弯下腰,从溪水中捞起那片残破的竹叶,指尖摩挲着那“天”字的一角,突然笑了。

他将竹叶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转身,朝着皓记酒馆的方向走去,口中喃喃道:“要变…那就彻底的变个…”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烧向了共济粮行啊。”陈皓站在皓记酒馆的门口,望着远方渐渐西沉的夕阳,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将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映照得更加深邃。

他知道,新来的这位江南民诉司主官,恐怕来者不善。

傍晚时分,一队官兵敲开了粮行的大门,为首之人,正是新任民诉司主官沈知远派来的官员,只见他背着手,趾高气昂地说道:“奉沈大人之命,即日起,共济粮行由官府直接管辖,所有账目,一律移交。”

李芊芊闻言,黛眉微蹙

陈皓却出乎意料地平静,他走到李芊芊身边,轻声说道:“芊芊,把过去三个月粮行筹建的所有文书,包括《民议台记事册》,都整理好,送到衙门去。”

李芊芊有些不解,但还是按照陈皓的吩咐,将文书整理好,用一个精致的木匣子装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