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百姓们焚烧纸张留下的灰烬!”一个官员惊呼道。
“这……这怎么可能?”另一个官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来,这是百姓们自发监督工程质量啊!”一个御史模样的人感叹道,“陈皓真是深得民心啊!”
然而,这些官员并不知道,真正关键的证据——刻有特殊信息的陶片,依旧深埋在地底,无人知晓。
陈皓站在新渠边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眼神深邃而坚定。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转身走向新渠的渠首,那里,即将竖起一块石碑。
石碑是早就准备好的,质地坚硬,纹理细腻。
陈皓亲自操刀,在石碑上刻下了一首新编的打油诗。
这首打油诗,没有署名,也没有落款,只有寥寥几句,却饱含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一把灰……”陈皓看着石碑上刻着的字,嘴角微微上扬。
陈皓站在渠首,亲手扶正石碑,感受着碑身冰冷的触感,仿佛握住了一柄无形的利刃。
石碑无名,却刻着他新编的打油诗:“一把灰,两把灰,灶头干净不怕贼;你烧你的假名册,我砌我的长流水。”字字如刀,刻在石上,更刻在人心。
夜幕降临,杜师爷在府衙后院的厢房里,借酒消愁。
几杯黄汤下肚,他开始胡言乱语,将这些年收受的贿赂,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竹筒倒豆子般全吐了出来。
他哪里知道,一个机灵的小厮,早已被陈皓安排在此潜伏,用留声机将他的话语,一字不落地录了下来。
然而,还没等这盘磁带送出府衙,静先生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杜师爷以“精神失常”为由软禁了起来。
厢房外,刀斧手荷枪实弹,严防死守,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与此同时,皓记酒馆的密室里,灯火通明。
陈皓摊开一张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正是府台粮仓的地下暗道走向图。
图纸边缘,还沾着些许泥土,显然是绘制者亲身勘探过的痕迹。
陈皓的指尖在图纸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他抬起头,”
“掌柜的,要送什么‘礼’?”柱子憨声问道。
陈皓没有回答,只是神秘一笑,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递给李芊芊:“去,交给王老板,让他务必办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