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边重镇的军事力量主要应对的,其实还是北元残部。
至于安南、占城,李氏王朝这些小国家。
朱元璋是真没放在眼里。
这也是他为什么光打雷不下雨的原因。
一个是抽不出来手。
二一个。
就是他确实懒得去打这些小国家。
那不是大炮打蚊子?
朱元璋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还是北元。
不彻底灭了北元,他就不安心。
而北元,经历了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一战犁庭扫穴,算是彻底大伤元气。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被杀,北元中央政权彻底崩溃。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基本就分裂成了三部分。
鞑靼(东蒙)。
瓦剌(西蒙)。
兀良哈三卫(辽东)。
其中鞑靼和瓦剌一直混战,但又默契的一起抵抗大明。
这时候的鞑靼这一部分里,有名的人物没有太多,最出名的就是跟朱棣纠葛小半辈子的阿鲁台。
而瓦剌里的有名人物,这一时期就已经有很多了。
其中之一,就是马哈木。
马哈木有一个孙子,就是生擒留学生朱祁镇的,也先。
他们祖孙几辈绝对称得上是大明的劲敌。
而兀良哈三卫。
基本就没什么有魄力的英雄人物了,所以对大明一直若即若离,处于半亲附的状态。
李暄兵不血刃收服东瀛,使其纳入大明版图的消息。
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卫几乎是同时收到的。
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三方还在混战。
鞑靼打瓦剌。
兀良哈三卫待在一边嗑瓜子看热闹。
这就是他们一直以来的相处方式。
而收到这个消息后。
正在开战的鞑靼和瓦剌,还有在旁边看热闹的兀良哈三卫,立马就停了手,并且聚到了一起。
三方会面的大帐内,气氛很凝重。
根本没人再提内部的矛盾。
一向互相看不顺眼的鞑靼和瓦剌,也再不找对方的茬了,而是拉近了关系,坐到了一起。
鞑靼一方的阿鲁台,很热情的给瓦剌一方的马哈木倒了酒。
而这种动作。
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哪怕马哈木把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