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年轻的举人(第1页)

在放榜前一天,阅卷官会先进行草榜填写,主考官员再根据名次填写拟录取考生的试卷编号?。

?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参与考试的官员会集中到内堂,共同检查试卷,核对试卷编号。

?核准无误后,按照录取名次将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填写在草榜上,这就是正式的科举榜单。

乡试放榜可不像院试那般混乱,张贴榜单之时,会有一队士兵把守,直至三日后将榜单收缴存档?。

布政使司衙门前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榜单。

乡试的录取比例相当低,即便苏时恩所在的省份是一个大省,但录取名额也仅有一百零五个。

像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一省之地仅有四十五个名额。

而学子众多的江南一带,则是能分到一百六十个举人名额。

在万众瞩目之下,第一张榜单贴了出来。

有过秋闱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位置和顺序,张贴出来的一定是副榜。

副榜的录取规则是每正榜中额五名,设副榜中额一名?。

名字列在副榜上的学子不能参加廷试,但可以参加下科会试。

大多数考生都不在意这个,那可是举人功名,能在副榜最后一名也是光宗耀祖了。

你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中了举人后,身份地位都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中举之人在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家中若有财力和门路,便可为其筹谋一二。

比如说郑毅他老子,就是家族出钱给他捐的九品芝麻官。

副榜张贴完毕,二十一名考生上榜。

呼啦啦一群人围过去看榜,人群中立时响起了道贺之声。

“兄台果真不同凡响!”

“恭喜高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恭喜恭喜呀!”

“今朝中榜,他日取仕,自此一飞冲天!”

“感谢感谢,借您吉言!”

“吾乃高员外,家有商铺十六间,良田千亩,现小女年芳二八,待字闺中,公子能否过府一叙?”

韩泽玉抻着脖子看热闹,心情十分激动。

来了来了,传说中的“榜下捉婿”它来了。

一边看热闹,一边向夫君请教何为“员外”?

苏时恩言简意赅道:“员外郎算是个闲职,用银子就能买。”

韩泽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