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秋季厨房养生食疗:人参加黄芪(第1页)

一碗参芪炖汤,三代人的秋日回甘:86岁老药工教我这样吃出免疫力

十月的风掠过城市楼宇,卷起几片枯叶拍打在窗上。我蜷在沙发里,对着电脑屏幕不住地咳嗽,喉咙里像是塞了一团羊毛,嘶哑发痒。母亲从厨房端来一杯温水,眉头蹙成深深的沟壑:“你这咳嗽拖了半个月了,西药吃了不见好,要不试试老法子?”

她口中的“老法子”,是记忆中外婆每逢秋深便要操弄的药膳。记得儿时,每到秋风起,外婆总会取出珍藏的参片和黄芪,在厨房里忙活大半天。那时候总觉得那股药味刺鼻,远远躲开。如今外婆已逝,那些药罐子也随之时节隐匿,再无人问津。

隔日,母亲竟真请来了陈老先生——一位86岁的老药工,银发如雪,步履却稳如松柏。老先生看我面色萎黄,说话气短,又探了脉象,不禁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吃药片,忘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你这不足之气,得用人参补元气,黄芪固表气。”

他让母亲取来砂锅,亲手示范起来:“秋主燥,燥易伤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气不足,外邪就容易从口鼻皮毛入侵。”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将几片人参和一把黄芪放在清水中浸泡,“人参 like a general,大补元气,提振全身机能;黄芪 like a loyal soldier,固表止汗,增强防御。二者相配,补内固外,正是应对秋燥体虚的黄金搭档。”

我不曾想到,这一碗看似普通的汤药,竟藏着如此深邃的智慧。

人参黄芪:千年药对的力量

陈老先生见我感兴趣,便徐徐道来这两味药材的奥秘。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老先生背诵得一字不差。现代研究发现,人参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能增强机体适应能力,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多重作用。

黄芪,则是“补气之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的功效显着。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显着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抗体生成,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这两味药配伍使用,效果1+1>2。”陈老先生解释道,“人参补五脏之气,偏重于里;黄芪补卫表之气,偏重于外。人参就像增援部队,黄芪好比边防军,里应外合,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