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清再次回到前线,任由他父亲苦苦哀求,都不肯改变想法。
再次离家之前,杨父拉着儿子的手,老泪纵横。
“大郎,你是咱们全家的主心骨,若你在前线有个闪失,我们这一家子如何是好?”
“爹,不必担忧,我只是在后方帮衬着老大夫给受伤将士包扎,不会有任何性命之忧。”
“大郎,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何况如今你们要跟着往西徵地界去,儿啊。莫要去了。”
杨父做梦也没想到,当初自己一家人逃命不成,竟然让杨成清变成如今这样。
被抚台夫人掳走之后,杨家上下望眼欲穿,使了人去几次打探,都不得自家儿子的信。
是死是活,不知!
每每想到这里,一家人抱头痛哭,“夫人位高权重,若真是寻个由头杀了老大,我杨家人哪里去告官说理?”
等待是让人痛苦的。
直到杨成清跟着受伤的夫人回到曲州府,他叩开家门,跪倒在父母跟前时,杨家所有人才松了口气。
“夫人不曾为难你?”
杨成清摇头,“不曾!”
接着说了一路上所有发生的事情,“大将军与夫人为了曲州府百姓,深受重伤,孩儿自小苦读,就为了将来能功成名就,上报朝廷国家,下为黎明百姓。可纵使读书不少,当到了前线上去,孩儿才知往日的自己,何等的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我的儿,可是夫人逼迫你这么说来。”
杨成清摇头,“是我亲眼所见,大将军与夫人不畏强敌,身先士卒,爹,当您看到尊贵的将军与夫人浑身是血,昏迷不醒的从前线被人抬了回来,您也不会逃亡的。”
“大郎!”
“爹,幸得夫人带我到前线去了,前线甚是辛苦,但辛苦的不止我一人,我虽无能,却有手有脚,给受伤的将士们敷药包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爹,您就不必再拦我了。”
他前些时日,连夜写出了篇美文。
主要记录前线将士流血牺牲,不畏艰难死亡,在将军与夫人以身作则的带领之下,成功守卫故土。
这篇文洋洋洒洒,却写出了战场的惨烈与大荣将士的英勇。
待他给同窗挚友看过之后,立时拍案叫好,就此传扬出去,最后,到了宋云璞手上。
期间,曲州府的读书人口口相传,一时之间,都知大将军带着急行军,连夜奔赴敌人后方突袭,也知夫人旧伤未愈,为保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