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独眼龙太宗(第1页)

小年家宴结束之后,后续宴会,高阳就没再找过李承乾了。

不过,李承乾的第六感告诉他,高阳还会上门,高阳不会平白无故亲近,何况这位高宗朝还是谋反的主儿,哪里会是什么省油的灯。

关于造纸的原料,李承乾在一番思索之后,终于确定了向交趾看齐的方针。

唐代的交趾,指的是不仅是白眼猴子,还是整个中南半岛。

想法有了,李承乾往甘露殿拜见皇帝,结果还没出门就看到皇帝了。

“父亲,您怎么来了?”

李世民心中不爽,他为什么不能来?

“我来东宫也不少,你这话说的,我是什么稀客?”

李承乾连忙打圆场:“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去太极宫找您的,结果您就来了。”

“你说请我吃饭,我人来了,你却忘了。”

李承乾心累,上门吃饭,皇帝不提前通知。

“东宫的小厨房的庖厨,被高阳借走了。”

“这么巧?全部借走了?”

李承乾道:“不是全部,只是小厨房的被借走了,尚膳局的还在。”

李世民:……

“那没事儿,你亲自下厨。”

李承乾沉默片刻,默默往小厨房的方向去,他之前许下的承诺,不好放鸽子皇帝。

“父亲,您还记得之前我跟您说,改进造纸工艺,让造纸工艺走向机械化,标准化,降低人工成本吗?”

李世民搬了一把椅子坐下,看着承乾劳作,这小子熟稔的程度,完全不像个外行。不过承乾的刀工,就是不吃承乾做的菜,光看着也舒心啊!

“机器我去看了,较之眼下的造纸工艺,的确能减少人力的投入。承乾,你将现代技术带进大唐,此事落成之后,我会好好奖赏你的。”

李承乾连忙推辞:“父亲,这种技术不属于现代技术,八百多年后的朱明王朝就有了,朱明王朝的一位科学家,写了一本《天工开物》,里面就记载了关于造纸术标准化的机械。

臣只是结合臣所见,在人家的基础之上又行改进,真正该论功行赏的也不是臣。现代技术真的是谈不上,改进之后的机器,还是以人力为驱动的,只是尽量减少人工成本而已。”

李世民原本想问未来机械靠什么驱动,不过转念一想,既然没法在大唐推广,问了白问,何必在这里浪费心情。

“你提起造纸标准化,看样子是有了想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