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越读越兴奋:"好!写得好!来人,立即抄写百份,快马送往各州郡!"
檄文一出,许都城内更是群情激愤。太学生们聚集在宫门外上书请愿,要求严惩叛逆;市井百姓也在议论纷纷,无不痛骂袁术大逆不道。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气氛格外肃穆。刘协身着朝服,端坐龙椅,脸色比往日坚毅了许多。
"曹爱卿,讨袁事宜准备如何了?"刘协主动问道。
曹操出列拱手:"回陛下,大军已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征。另,已有数路诸侯响应陛下号召,愿共讨逆贼。"
"哦?"刘协略显惊讶,"都有哪些诸侯响应?"
"关西刘岱、荆州刘表已回书表示愿随臣讨逆。江东孙策更亲率大军北上,直指寿春。"曹操顿了顿,"此外,河北袁绍虽未出兵,但也上表谴责袁术叛逆。"
刘协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如此甚好。可见天下忠义之士尚多,汉室有望矣。"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口中却道:"陛下圣明。此番讨逆,必能震慑天下不臣之心。"
董承忽然出列:"陛下,曹丞相为国讨逆,忠心可嘉。然丞相离京后,朝政该由何人主持?"
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刘协,等待他的回答。
刘协犹豫地看向曹操:"这...曹爱卿以为如何?"
曹操微微一笑:"陛下,臣推荐尚书令荀彧留守许都,协助陛下处理朝政。此人忠心耿耿,才干超群,必不负陛下所托。"
刘协点点头:"就依爱卿所言。"
朝会结束后,曹操特意留下荀彧。
"文若,我离京后,许都就交给你了。"曹操神色严肃,"尤其是陛下身边那些人..."
荀彧会意:"主公放心,彧必密切留意,不会让任何人有可乘之机。董承等人若有异动,彧会立即处置,绝不手软。"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好。有你在,我无后顾之忧。"
此时的曹操和荀彧还处于蜜月期,曹操把荀彧看作是自己的萧何,信任无比。
之前曹操为报父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