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战又起(第1页)

至此,宛城守军全面崩溃。至天明时分,雨渐停歇,朝阳初升,宛城头已换上关西军的旗帜。

刘昶入城时,只见街道上尸首已被清理,但砖缝间仍可见暗红血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百姓门窗紧闭,偶尔从窗缝中透出恐惧的目光。

“传令下去,严禁扰民,违令者斩!”刘昶面色凝重,“立即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又转身对荀攸道:“速请医官救治伤员,不分敌我。”

荀攸颔首:“将军仁德,实乃宛城之幸。”

高顺大步走来,甲胄上血迹未干,却神情肃穆:“禀卫将军,宛城已克,然伤亡颇重。我军战死八百余人,伤二千;守军战死三千,降者五千余。”

刘昶轻拍高顺肩膀:“伯平辛苦矣。若非你冒死奇袭,恐伤亡更重,某会向大王如实禀报。速去休息吧。”

高顺摇头:“尚有军务待处,岂敢休息。”

刘昶也不勉强,率领众人去了太守府。

见麾下文武聚集,刘昶说道:“如今攻克宛城,南阳大半落入我关西之手,此乃我关西东出之要地,重要性不言而喻。南阳虽定,然四周强敌环伺。曹操在北,袁术在东,刘表在南,皆非善与之辈。我等如卧薪尝胆,时刻不敢懈怠。”

“报......!!”

就在这时,有斥侯入内来报:“禀卫将军,袁术因失南阳,震怒非常,已命桥蕤整大军十万,不日来犯。”

刘昶神色一凛:“桥蕤乃袁术麾下名将,用兵谨慎,此战恐难应对。”

“不仅如此。”斥侯面色凝重,“曹操亦遣曹仁率军十万,自北而下,号称‘助讨逆贼’,实则意在趁火打劫。”

太史慈闻言色变:“二十万大军夹击?我军新定南阳,正分而平定各县,可用之兵不过五万,这如何抵挡?”

刘昶目视远方,缓缓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祸兮福所倚,若能破此危局,则南阳可固,大王一统天下可期。”

荀攸向刘昶说了御敌之策。

刘昶的眉头并未因荀攸的计策而完全舒展。他久经战阵,深知战场瞬息万变,计划再周详也难保万无一失。

高顺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的宛城,沉声道:“军师之策,确是眼下唯一生机。然,遣往檩坡阻击之军,责任尤为重大。八千兵马,阻曹仁五万精锐于险地五日……非但有勇,更需极致的坚韧与调度之能。马将军勇冠三军,自是上佳之选,然曹仁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