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青年才俊入关西者如过江之鲫(第1页)

听到这里,审配道:“正是因为大王此言,关西上下皆奉若圭皋,因此对于关东流民,尚书台决定不滥行赈济,全境皆实行以工代赈!”

刘岱轻轻点头,“这亦是孤希望的。”

关西府库中的粮草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不可能就这样白白给予这些和他没有丝毫关系的关东流民。

毕竟他的统治基础,可是关西的百姓!!

贾逵道:“根据工部和将作监诸君推测,流民,尤其流民中的青壮,恐怕会成为各大世家豪族争相抢夺的珍贵资源,用来承包更多工程,获得更多钱财。”

刘岱闻言,忍不住抚掌大笑:“借助世家之粮草,供养受灾之黎民,的确是妙策!大妙!”

其实他从心底还是隐隐有些不舒服的。

这一幕,像极了杜工部诗中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明明这些流民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只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可那些世家豪强还要趁机吸血扒皮,大肆利用他们来谋取利益。

但现在的刘岱已经不是从前的愤青了,比起所谓的公平,他更注重实际情况。

最起码,这些关东流民可以在关西安然活过今年。

这就足够了。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那些关东流民通过向世家豪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赚取足够养活一家老小的粮食和钱财,避免了本应家破人亡的命运。

世家豪强通过雇佣更为廉价的关东流民做工,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从官府手中赚取了大量钱财。

而官府也通过世家豪强的参与,顺利推进了长安城的扩建,完成了后世足以把蒸蒸日上的大隋王朝灭亡的工程量。

这已经是这个时代之下,处理这件事最好的结果了。

这种办法,比起来动用军队去抢劫富商豪强,拷饷世家门阀,然后把他们的粮食平均分发给灾民,让这些灾民无所事事,闲则生衅,更加合理有效。

如果真的用军队抢夺,那些豪强富商还好说,那些世家门阀定然会裹挟流民,掀起叛乱。

毕竟几十万无所事事的灾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人心浮动之下,很容易掀起叛乱,。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但凭心而论,刘岱并不怕这些。

他麾下二十五万精兵可以镇压一切叛乱,可以把整个关西杀得血流成河。

但这种事,没什么意义。

刘岱一直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