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西域之重,给后世君王的典范(第1页)

在刘岱的授意下,这些年来,凉茂都非常注重和西域各国的交流,他下令各级官府,对凉州经商的各族胡人加以善待和慰劳,并非常注重公平交易。

在尝到几次甜头之后,西域各国纷纷派出商队同关西贸易,有的甚至来到了长安。

其实自汉桓帝时期开始,凉州叛乱不断,中原王朝和西域的联系就被切断了,只产自中原王朝的丝绸锦绣、绫罗绸缎、瓷器漆器等都在西域断绝许久,被炒上了天价。

而关西的强大,让西域各国大喜过望。

无论是谁,只要能平安抵达长安,并且带回物资,谁就可以一夜暴富。

这一点都不夸张,但其中的艰辛,也不言而喻。

从西域到长安,最短的路途也要跨越整个凉州,就算没有任何的意外,商队往返走了六个多月,况且途中还有土匪强盗、风沙戈壁、山川阻隔。

不过虽然路途艰辛,但在知晓了长安繁华和关西强盛之后,西域诸国的国王们便下定了决心,纷纷派遣使者入长安朝贡。

抱大腿这种事,是西域诸国的传统艺能了。

根据情报,关西精锐大军有二十五万。仅仅是军队人数,就接近西域第一强国疏勒的总人口了,至于那些附庸疏勒国的小国,只不过是墙头草而已,不值一提。

这么一对比,他们忽然发现,关西才是最粗壮的那条大腿啊!!

想到这里,那些经常受到欺压西域诸国纷纷派遣使者来到长安,面见关西之主秦王刘岱,请求重设西域长史府,为他们这些小国主持公道,限制疏勒等国欺压其它邻国的行为。

而在听到了西域诸国使者的请求后,刘岱陷入了沉思。

正是逐鹿中原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接管西域是否值得浪费精力。

至于成功与否,刘岱从没考虑过。

西域最强的霸主国疏勒,全国上下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万,就这样的人口,都比不上司隶的一个郡,放在大汉连诸侯都称不上,只能说是一个小军阀。

要知道在大汉十三州之中,小一点的郡,明面上统计出来的人口大约也在二十万,算上豪强隐匿三十万不在话下。而大一点的县,比如说南阳郡的十个县,渤海郡的八个县,每个县的人口都在十五万以上。

况且在如今这汉末三国时代,一汉当五胡早已深入人心,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刘岱看来,西域诸国,就算是最强的疏勒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一句弹指可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