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率领大军与众人一路朝着京师返回。
途中,众人纷纷向江宁讲述自他离京之后发生的诸多事情,江宁也耐心倾听,时不时发表几句点评。
随后,话题转到了山东白莲教造反一事上,温体仁开口问道:“江大人,不知您对这事儿怎么看?”
江宁摆了摆手,说道:“我离京时间太久,具体情况还得等返回京师后再做定夺。
不过最终的办法,无非就是出兵平叛。”
众人听后,皆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这时,江宁话锋一转,说道:“只是大军出征已久,人困马乏,回京之后恐怕得花些时间休整。
不然直接奔赴山东平叛,恐怕力不从心。”
郭允厚赶忙接口道:“江大人说得太对了,确实得好好休整一段时间。
不然不光兵马吃不消,国库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江宁一阵无语,知道这老家伙又开始心疼银子了,没好气地说道:“郭老大人,此次本官平定西南数省,虽说花了两千多万两,但也并非毫无收获。
如今西南数省彻底改土归流,土司手中的各类矿产全部收归国有。
眼下西南数省正在重修官道驿站,回头让大明商会和秦商商会前往西南发展,到时候朝廷能增收不少商税和矿税呢。”
郭允厚满脸不情愿地嘟囔着:“话是这么说,可那也得需要时间啊。
如今国库的银子都用去大半了,等不了那么久哇。”
江宁没好气地骂道:“既然这样,下次你老郭就亲自出马,看看你能弄回多少银子来。”
郭允厚挠挠头,笑着说道:“江大人,您别生气嘛,老夫就是随口一说。
江大人,您这次从西南回来,难道就没点别的收获?
那些造反土司手中的财物,您没带回来些?”
江宁没好气地说:“当然带回来了,都已经登记造册了。”
说着,直接让李若琏账册扔给郭允厚。
郭允厚赶忙坐在马背上翻阅起来,片刻后,喜形于色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
这次回来居然带了足足两千八百万两纹银,除去两千万的军需开销,还净赚八百万两呢!
不过依老夫说呀,江大人,您还是太心软了。
要是当初老夫跟您一块儿去西南,这笔银子肯定还能再翻一倍。”
江宁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老郭,你算了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