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口干舌燥,心花怒放(第1页)

赵家军开疆拓土太快,整体架构也要反过来适应大赵的现状。

如今各路兵马很多,比较分散,需要通过军团这种形式给凝聚起来,提高调度和屯田的效率。

同时进一步拓展将士们的晋升渠道。

以白袍军、黑虎军、踏白军等为例,以往节制他们的统帅为统制,统制下设有副统制、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些都属于高级将领。

而在他们之下还有偏将军、校尉、都尉等等。

可以说非常立体。

赵家军的战力能够提升得这么快,各路大军的晋升渠道明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只要不断杀敌或者屯田,积累军功,在军中的地位就有望逐渐提升。

而且赵安素来厌恶他人在军功上弄虚作假,单独设立军功营进行核实和查验。

一旦发现问题,无论职位高低,皆是严惩不贷。

不过,各路兵马的统制和副统制都相对固定,哪怕来回轮换,也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这既不利于他们之间的竞争,也不利于将士们的晋升。

毕竟最高的位置给卡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节制各路兵马的五大军团,也就应运而生了。

赵安除了在各大军团设立上将军和大将军外,还设立了三个辅国大将军。

也就是说,原则上,每个军团的核心层有五人。

但他向来主张宁缺毋滥。

唯有实至名归了,才会提拔。

各大军团的核心层难免会有空缺。

可只要位置在,那么就会激发将军们的斗志,从而多立新功。

另外,他们肯定是先从各路大军的统制和副统制中挑选,各路大军的核心层也就空了出来,让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晋升。

这样也能培养出更多的大将来。

赵安和萧宁就这件事酝酿已久。

名单也是拟定好的。

京都军团戍守洛京、中原、关中、汉中、朔方等地,很显然是五大军团的核心。

上将军暂由萧宁亲掌,杨无咎很快就会从黑海一带调回来,担任大将军并兼任兵部尚书。

姜还是老的辣。

他的能力在这摆着呢。

理应坐镇洛京,协助萧宁掌控京都军团,同时到兵部发挥更大的作用。

唐绩和唐疆兄弟俩最初镇守函谷关,如今又率兵在朔方和河套屯田,也应由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