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部长为此焦头烂额之际,姜姒和李教授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从容地从公文袋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赵部长,关于用工问题,我和李教授之前已经商讨过了。”
“这是初步的方案,您看看这个方案行吗?”
事实上,在池衡提出工期要求的当天。
姜姒就把这个事和李教授说了。
两人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才定下了这个方案。
这个方案,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劳务派遣。
在李教授的示意下,姜姒简单解释了一下。
“我们的想法是,不在城里招工。”
“那去哪里招?”
“城郊。”
赵部长听完没再说话,眼神示意她继续。
姜姒道:“京市周边有很多公社,现在夏收夏种已经结束,秋收还没有正式开始,公社里闲置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
“我们完全可以绕过计划内的指标,直接和这些公社签一个短期的用工合同。”
“收入的话,一部分工资由他们自己领取,另一部分按协议上交给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
“由生产大队根据他们的出工情况,给折算成工分。”
“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的用工需求,也可以给公社社员创造一部分收入。”
话到这里,姜姒又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也是赵部长最头疼的管理问题。
“这些人的户口都在公社,本质上还是社员。”
“万一出了什么事或者纠纷,我们可以直接对接当地的公社领导,由他们出面协调处理,这样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姜姒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毕竟像这种能来城里务工赚钱的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亚于天上掉馅儿饼。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铆足了劲的去干。
绝对不会出现偷奸耍滑的情况。
至于工人们的吃饭还有住宿问题,姜姒也想过了。
到时候,就找距离使馆区比较近的公社。
也不需要单独安排班车。
只要每人每月补助一张公交月票就可以。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些初步设想。
具体还得看领导这边的意思。
姜姒道:“赵部长,你再考虑一下,如果这个方案不行,我们再……”
“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