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当杨天雄提出那满室铜钟为何不动自鸣之时,机关大师公输无忌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一个词语:“同声相应。”
说罢,还颇为得意地看了看墨隐,心想这一次自己终于争先了一次。
“同声相应?”杨天雄咀嚼着这个颇有些陌生的词汇,显得有些难以理解。
公输无忌见状,忙解释道:“方才那钟室铺有铁板,人踩上铁板之时,振动传至小钟,小钟鸣响的声音被悬于其上的大钟感知,遂与之共鸣。”
“共鸣?”杨天雄咀嚼着词语中的含义。
“不错,共鸣,就是受到感应同时响起的意思,”公输无忌接着说:“而大钟一响,声音传至四方,又诱导四壁百钟随之共鸣,然而四壁为圆,钟声虽传至四方,但到达之时却各不相同,因而各钟响应的时间也不相同,便是我等听到的杂乱钟声。”
“哦!”杨天雄似是而非的默默点头。
公输无忌道:“而随着钟声渐响,相互呼应,渐渐趋同,百钟齐鸣,囿于一室之中。若陷于其中,不管是人还是兵刃,都会与之共鸣,其威力势不可挡,足可伤人。”
公输无忌的解释十分冗长,听众也听得很认真,可越是认真,就越是迷茫。
只因众人无法理解,如何做到不敲钟,而使之自鸣。
杨天雄思忖半天,不甚理解,又问道:“铜钟又不是人,如何能仅凭声音相互应和?方才铜钟不击自鸣,已是无法理解的灵异,而公输大师此番解释,更令我头脑糊涂。难不成这铜钟活了不成,还能互相喊话?”
“这……”公输无忌挠了挠头,实在不知道怎么才能跟这些人说明白。
“音律相同,则声音相合。这不是灵异,而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众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墨隐突然开口。
而后,墨隐突然看向杨天乐,道:“囚牛部首领,传闻你酷好音律,难道就没有发现过此种现象吗?”
杨天乐听到这话,以手抚额,沉思一阵,忽的一拍脑袋,开口道:“有的,有的。”
说罢,他将手中音律枪一挥,灵动有声,随即道:“我这杆音律枪,能出宫商角徵羽五音。当年,我曾收一古瑟,置于室内,而我于室外舞音律枪,无意之中,竟然发现此瑟常与我枪声相合。我舞宫声,则瑟亦出宫声;我舞商声,则瑟亦出商声。我曾以为此古瑟之中藏有精灵,这才与我音律枪相互应和,故视之为奇珍异宝,珍藏于家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