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历史(第1页)

活着的姿态

人活一世,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听起来何其壮阔,仿佛是天边的星辰,照耀着人间的夜。

但我时常想,这些闪耀的光芒,究竟是星辰本身的光,还是焚烧过无数人骨血后留下的火光?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去追逐这些光辉时,他是否知道,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或者说,他是否有机会成为自己?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活着像一片浮萍。大江奔流,萍草漂泊,若能抬头仰望,就会发现所有的挣扎和沉浮不过是水面的一点波纹。

我们总是讲述英雄和功业,总是赞美那些用鲜血和意志换来成就的人,但从未问过,他们是否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一生。

人们爱赞美岳飞,却无人问他是否愿意一生都活在对“精忠报国”的渴望中;人们敬仰于谦,却无人关心他是否曾想过做一个平凡的布衣农夫,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徐霞客不是这样的人。他走的是另一条路,一条注定孤独的路。历史上那些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人,总是显得格外突兀,就像一块石头,突兀地从平坦的土地上冒出来,显得不合时宜。

世俗是一片草原,所有的青草都在风中低头伏首,而一块石头的出现,显得其他的草是那样的渺小。于是,草原的风便会吹向这块石头,试图将它磨平,甚至将它掩埋。

徐霞客选择了一条和世俗背道而驰的路。他喜欢山川,他喜欢河流,他喜欢风吹过群山时的声音,这是他的方式。

他用脚步丈量了大地,用生命记录了自然。他不去争那些头衔,也不去抢那些功名,他只想活得像自己。

但世俗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他的存在让其他人显得更加卑微。那些在名利场中奔波的人,看到徐霞客,便会发现自己追逐的不过是一场空。于是,他们会排斥他,他们会嘲笑他,他们会远离他。

“清流”这个词听起来高尚,但本质上,它是一种孤独。因为它从来都不是主流,它总是被排挤在外。

清流之人,要么强大到无人能及,要么被打压到无声无息。徐霞客以自己的方式活着,但这种活法注定了他的孤独。他没有岳飞的战功,没有于谦的忠诚,他没有那些被铭刻在庙堂上的丰碑。他只有一双脚,一个背包,一颗自由的心。

但世俗不允许自由。自由是对世俗最大的挑衅。如果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活着,那其他人为什么不能?如果徐霞客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生活,那那些在泥淖中挣扎的人,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