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你有办法。”李国助龇牙一笑,转对李俊臣道,“我要的合同拿来了吗?”
他这算是转移话题了,其实也确实没必要讨论,毕竟也没有实施授田制。
“就在给你的文件里,在下面。”
眼见李国助翻找合同,李俊臣又道,
“呃……咱们能不能先讨论议会的议题?”
“那个不急。”
李国助一边翻看着合同一边说道,
“议会等咱们拿下骨看兀狄哈部的领地,完成土地丈量以后再开也不迟……”
“诶,咱们卖给登莱镇的船为什么是200吨级的小船?”
看了一阵后,李国助突然诧异地道。
原来他看的是雅兰造船厂与登莱镇的军售合同。
之前出售的武装商船几乎都是500吨级的,
只是使用的木材和火炮配置不及始祖六舰中的轻型44炮舰罢了。
而合同上出售的战船几乎都是200吨级的。
这就怪不得李国助会感到诧异了。
“哦,是这样的。”
陈勋赶忙解释道,
“咱们之前出售的500吨级武装商船的尺寸非常接近大明的封舟。”
“封舟属大明礼部管辖,专用于册封琉球国王,象征天朝威仪。”
“瀛海先生担心大量购入500吨级的战船会引起礼部文官的非议,”
“再考虑到军费有限,便要求减少船的吨位。”
“我们本来想推荐200吨级的小型盖伦船给登莱水师做主力战舰。”
“但瀛海先生还是拒绝了,因为他有三重顾虑,”
“一来还是担心西式战舰会引起朝中非议。”
“二来是觉得200吨级的盖伦战舰造价偏高,尽管我们能把成本压到4400两白银。”
“三来是认为驾驶盖伦船需要重新训练水师,会拖慢他整顿登莱水师的进度。”
“因为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舰是400料的双桅福船,所以他提出了改造双桅福船的要求,”
“希望我们能在不改变船体尺寸和外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船体的强度和火力。”
“于是永明学会的船舶委员会经过研讨,最终拿出了福船外观加西式内核的方案。”
“该方案完全复刻了双桅福船的外观尺寸,从外部完全无法分辨。”
“船体线条严格按《龙江船厂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