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开工!造船!(第1页)

林壹站在造船台前,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望向他。

他缓缓展开那份油驳船的设计图,指尖在船体的龙骨与肋骨线条间滑动。

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却在厂房回声中格外清晰。

林壹说,造船与修船的不同在于,修船是“亡羊补牢”的工艺,更多是替换损坏的板材、补齐开裂的肋骨、加固疲劳的铆钉。

工匠们的经验与手艺在修船时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懂得如何听声音判断钢板的裂纹,如何凭眼力丈量弯曲的骨架。

修船修的是手稳、眼准、心细。

而造船,则是“白纸作画”。

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依,没有旧件可换,每一块钢板、每一根肋骨都必须按照图纸预制,再拼接成完整的整体。

它要求的是整体性与系统性,要求每一步之间衔接精准,不能有半点误差。

修船的工匠往往看重局部,而造船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所有流程。

林壹又说道,造船与修船其实也有共同点。

那便是同样需要钢铁与焊火,同样需要在龙门吊下挥汗如雨,同样需要一群工匠用心血把冷硬的金属塑造成能在海面搏击的庞然大物。

修船时的眼力和经验,在造船时同样不可或缺。

只是修船更像是医者,而造船则是孕育生命。

一个修旧救残,一个铸新启航。

他强调,修船与造船虽然不同,但修船厂的大家并不是外行。

正因为他们无数次拆解过舱壁、换装过甲板、校准过螺旋桨,才最清楚船体的薄弱点与受力点。

正是这些经验,让他们比任何人都更适合跨出那一步,从修理者变成创造者。

林壹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可动摇的笃定。

他在黑板上划下几道曲线,分别标出龙骨、肋骨与船体外壳的结合点,说明船体分段的逻辑。

修船时,他们习惯于在局部敲敲打打,而造船时,则要把分段提前在厂房预制,再整体吊装到船台上。

不同之处,只在于顺序和系统,工艺手法反而大同小异。

工人们静静听着,许多人心底的惶惑与不安,逐渐被一种新鲜而激动的情绪取代。

他们意识到,在林厂长的带领下,造船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过去他们修补过无数艘油驳船、运煤船、甚至是日军的护航舰艇,如今需要他们完整得把一艘船从零造起,虽说陌生,却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